今日早读: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去享受平凡的时候。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早安!
读故事长知识!大家好,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黔,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故事开始:商圣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和人斗殴,失手杀人,被抓了起来要被砍头。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装在一个箱子里,然后让小儿子到楚国找一个叫庄生的老朋友,让庄生帮忙疏通。可他的大儿子不愿意了,大儿子认为我身为长子不让我去,这明摆着是告诉别人我老大没用呀,竟要以自杀来威胁范蠡。范蠡无奈,只好改由大儿子去楚国。
庄生住在一处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僻静之地。 大儿子来到楚国好不容易才找到庄生的家,大儿子心里开始犯嘀咕‘住在这种平民窟里的人连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他怎么能帮我呢’。可是没办法父亲交代的只好如此,大儿子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黄金一起交给了庄生。庄生告诉他:“你二弟的事情交给我了,你什么也别问,只管回家去等着你弟弟回家。”大儿子口头上答应,但内心却压根不相信庄生。
庄生入宫面见楚王,对楚王说最近天象不吉,需要楚王大赦天下才可化解。楚王向来信任庄生,准备大赦,范蠡的二儿子也在大赦名单之中。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儿子那里,但他并不知道大赦是庄生促成的,他听闻楚王要大赦,心想:既然要大赦,弟弟本来就要出来了,何必白白浪费那一箱黄金呢!于是,他又去找庄生,索回了那箱黄金。他哪里知道庄生本不是贪钱之人,他和范蠡有旧情,才打算把事情办了,再把钱还给范蠡的。
庄生在楚国历来受人尊重,说一不二,他让范蠡的大儿子先回去,大儿子却因为贪财忤逆庄生,戏耍庄生。庄生一气之下,再次进宫对楚王说:“大王本想大赦,但外面都在说大王只是为了赦免陶朱公(范蠡)的儿子。”楚王为了堵众人之口,先杀掉了陶朱公的二儿子,再大赦天下。就这样,范蠡的二儿子就这样被杀了。
二儿子去世后范蠡对大儿子说:我早料到你去楚国,你弟弟必死。你出生在我创业时期,知道爱惜金钱。而你三弟出生在我富贵时期,不贪恋金钱。所以我才派你三弟去,他能舍弃财物,而你却做不到。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你最终害死了你弟弟。
结语: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舍得,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正所谓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二是信息对等。范蠡确认要找庄生来帮忙疏通处理此事自然是完全了解庄生的情况,相信庄生的能力和人品的,但是故事中大儿子只看到庄生住在荒无人烟的破浪房子里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又怎能帮到自己呢?他哪能知道实则庄生在楚国是一位德高望重、连楚王都要敬他三分,尊称为老师的人物。也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等导致了大儿子压根没有把楚王大赦跟庄生联系到一起,最终断送了弟弟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