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25日,时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与妻子张茜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了,原本是件大喜事,但陈毅只看了一眼便要离开。
一旁的奥地利军医见状立即怒道:“你给我回来!”
陈毅为何是这样的反应?这个奥地利军医又为何如此生气?
战火中的爱情1940年,抗日的硝烟正蔓延全国,皖南新四军的抗战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之余,战士们也需要用一些文娱活动放松精神,陈毅军长对此事非常上心,他时常到战地服务团进行视察。
一次,战士们刚打了胜仗,服务团特意安排了歌剧和话剧表演庆祝,陈毅军长也受邀来前线观看表演。
服务团的姑娘小伙们个个精神昂扬,歌喉动人,给战士们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视听盛宴,陈毅非常满意。
就在他准备略站一站,就回去工作时,舞台上突然走来一个清丽的身影。
这位姑娘不仅长相清秀,而且歌声也婉转动听,陈毅顿时像定在原地一样,眼睛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
姑娘连着演了《雷雨》和《魔窟》两场话剧,表现得十分出色。
演出结束后,台下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陈毅也在心中默默记住了这个姑娘。
又过了两天,陈毅主动找到自己的老战友——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拐弯抹角地提出想到团里参观一下。
朱克靖当然高兴,他当即带着陈毅转了一圈,为他介绍团里的情况。
然而,陈毅转了半天,也没见到想见的那个身影,心中不免失落。就在他准备回去时,突然看到了在溪边洗衣服的张茜。
不等朱克靖说话,他便先开口道:“我认得你,你就是那天晚上演雷雨的小鬼嘛!”
姑娘不高兴道:“什么小鬼,我有名字,我叫张茜,小名叫春兰!”
陈毅笑着向她道了歉,随即又问了她一些家庭情况。两人交谈时,朱克靖也发现了一些端倪。
等回去后,他就对陈毅说:“你如今都三十多岁了,身边也没个人……你觉得今天那个张茜怎么样?她在团中表现可好了,每次都争着上前线。”
陈毅有些不好意思道:“那你帮我问问她的意见吧。”
朱克靖心中了然,随即找到了张茜说明了情况,然而,对方却显得非常犹豫。
她当初是瞒着父母离开武汉,来到新四军的,搞过街头宣传,也风餐露宿过,早就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抗战中,从来没想过成家。
况且,陈毅可是司令员,留过学又参加过这么多战斗,文武双全,两人的身份、阅历天差地别,她怎么配得上人家。
张茜对这份感情没有信心,所以始终没有答应。但陈毅却并不气馁,一直默默关心着她,守护着她。
为了撮合两人,朱克靖便经常制造两人独处的机会。
有一次,团队再次到前线演出,但由于走得急,一个扮演司令员的演员拿错了服装,朱克靖便让张茜去找陈毅借。
她虽然觉得别扭,但还是照做了。岂料,陈毅得知她的来意后,二话不说,将自己身上的外套脱下来递给了她。
见他丝毫没有架子,张茜心中微微有些触动。
然而,等演出结束,她准备将衣服还回去时,突然从兜里掉出一张小纸条。
她本以为是什么重要情报,刚想放回去,却不小心看到了“春兰”二字。
她忍不住打开,才发现这是一首情诗:“小箭含胎初出岗,似是欲绽蕊露黄。娇颜高雅世难觅,万紫千红炉幽香。”
题目为《赞春兰》。
张茜顿时泪流满面,她的内心也被陈毅所感化。
到了第二天,她准备将衣服还回去时,却收到了陈毅要去前线的消息。
她心中有些担忧,问他什么时候回来,陈毅道:“还不一定,有空的话,我会给你写信。”
但话是这么说,战事吃紧,陈毅又身负重任,很少有空闲的时间。
一天,他刚从战场上下来,便有工作人员递给了他一封信。陈毅有些惊讶,待他将信件打开后,才发现落款的名字是“张茜”。
陈毅的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就这样,两人总算心意相通。等陈毅回到根据地后,便向上级递交了结婚申请。
“你对妻子太没有感情”但当时军中为了防止军心涣散,便立下规定:干部不分职位、年龄,一律不准恋爱结婚。
周总理听说此事后不赞同道:“不是干革命就必须打光棍,打光棍的也不一定代表革命坚决,不能不问年龄和条件就一刀切!”
在总理的坚持下,部队才改变规定:只要年龄在28岁以上,且有5年党龄的,就能结婚。
不久后,在介绍人朱克靖以及证婚人粟裕的见证下,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两人并未沉溺于个人感情,反而工作更加积极起来。在陈毅的帮助下,张茜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觉悟也变得越来越深刻。
由于战斗紧张,两人时常聚少离多,张茜理解丈夫的不易,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他。
1942年5月,战争正进行到关键的时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陈昊苏出生了。
陈毅得知消息后,连忙从前线赶回来,看到母子平安后,他也放了心,随即就要回到战场上去。
然而,为张茜做手术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却怒道:“回来!你怎么能这么没有感情?你的妻子刚生完孩子,你就这样走了?”
在罗生特的国家里,妻子生完孩子后,丈夫不仅要送鲜花,还要一直在身边陪伴、安慰。但陈毅却只在乎军队,不在乎妻子,这让他十分生气。
一旁的卫生部长催义田连忙向他解释,陈毅不是不关心妻子,只是战争还没结束,部队一时也离不开他。
说完,他还将陈毅当初写的那首情诗读了出来,罗生特才消除了误会。
有趣的是,战斗结束后,陈毅还特意为自己的“薄情寡义”,向罗生特道了歉。
这个罗生特医生之所以敢和陈毅这么说话,是因为他的身份有些“特殊”。
怀念罗生特医生他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家境非常优越,在25岁时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之后就成为了一位医学专家。
但在德国侵入奥地利后,犹太人的处境就变得非常艰难,他也被送到了德国集中营。
后来,他因为保护难友而遭到德国士兵毒打,最后被驱逐出境。
走投无路的他,决定前往中国,救助和他一样饱受外敌入侵的中国人民。
1939年,他来到上海开了一家诊所,逐渐声名鹊起。新四军的医务处长沈其震经常到上海购买药物,两人逐渐相识。
当他得知抗日队伍新四军的医疗条件极其艰苦时,萌生了加入新四军的想法。
之后,在组织的安排下,罗生特来到新四军驻扎地。
陈毅当时为他组织了一场欢迎仪式,他在会上讲话:“罗生特先生千里迢迢从大洋彼岸而来,是新四军的好朋友。”
“我们的革命和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全世界正义人士都在声援我们!”
就这样,罗生特成为新四军卫生部顾问,每天游走在各部队之间,乃至农村乡间救治病人。
他不仅为张茜接生过孩子,还救助过罗荣桓、万毅、曾炳华等人。陈毅总是笑着称他为“活着的白求恩”。
为了关照这位国际友人,大家总是将缴获的罐头、咖啡带给他。
但罗生特却从未搞过特殊,他穿和战士们一样的布衣布鞋,吃一样的玉米粥。
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卫生学校,培养了大量医护人员。
他编写的《军医必携》手册,被上海地下党组织印发了1000本,为抗战医务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与新四军战士们的相处时间越来越久,罗生特萌生了入党的愿望。陈毅得知后,爽快地做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就这样,罗生特成为了我党的特别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罗生特因为思念家乡的亲人请求回国。在临行前,他来到上海,探望陈毅夫妇二人。
两人为他定做了一套漂亮的西装作为回国的赠礼。
罗生特向陈毅承诺,他要争取当奥地利首任驻华大使,为两国友谊贡献力量。
但可惜的是,他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他回国后,发现父母都去世了,自己也没有工作,生活变得异常窘迫。
他早就将我国当成第二故乡,也十分想念陈毅等一众好友,便一直想回来。
结果就在他去大使馆申请入境签证后没几天,便因病去世了,享年49岁。
1953年,当陈毅再次联系这位老友时,才发现他已经去世半年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友人,山东省莒南县在原八路军山东军区旧址,为他竖起了一尊4米高的汉白玉雕像。
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罗生特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