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少,可能是子宫内膜薄吗?
我7mm算是薄吗?
内膜薄,怀不上怎么办呀?
不管是自然受孕人群还是试管助孕人群,子宫内膜的厚度对于怀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们后台也收到很多姐妹的留言,其中就有不少深受子宫内膜薄困扰的备孕女性。
目前一致认为,薄型子宫内膜显著降低胚胎种植率,此外,薄型子宫内膜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们来一一梳理下,子宫内膜薄,到底应该怎么办?
1、该怎么界定子宫内膜薄?
首先要明确,如何判断女性的内膜功能是否良好?
子宫内膜厚度仍是目前临床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指标!
正常生育年龄女性由于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的厚度及结构会随月经周期发生显著变化。
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孕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特殊的妊娠初期变化,或改变子宫内膜的性质,使之具有产生蜕膜的能力。排卵后随着孕激素分泌的增多子宫内膜由增殖期进入分泌期。
增殖期:也就是在月经周期的第5-14天,内膜从0.5mm增厚到3-5mm,有的可以达到8mm;
分泌期:也就是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内膜厚度可达10mm,个别可达14mm以上。
绝经期:绝经后由于子宫内膜萎缩,内膜厚度<5mm。
所以,您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否正常,要根据月经周期哪一天做的检查以及是否绝经来判定。下次说自己内膜厚度的时候,一定要加上月经周期哦!
2、子宫内膜薄的原因
薄型内膜意味着土壤不够肥沃,这就会失去胚胎种子种植的基础条件。
对于子宫内膜薄的患者来讲,寻找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并积极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非常重要。
对妨碍胚胎种植的子宫内膜进行预处理,通过治疗使子宫内膜增加至正常厚度,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
而导致子宫内膜薄的原因主要是以下这两点:
(1)内膜损伤
即由于人流、引产、清宫、宫内节育环放置等宫腔操作手术操作引起的内膜损伤,若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宫腔内形成粘连带、宫腔形态出现异常、宫内炎症感染也可以引起内膜生长受限。
一些因此而不孕的患者往往会问出这样的问题:“那咋办啊?我有个朋友也清宫好多次,不是照样生出了?我咋就不行呢?”
每当听到这里我会感到一丝悲哀,个体本来就有差异,吃一样的饭还有胖有瘦呢,女孩子一定要多爱惜自己一点。
当然了,同情归同情,问题也要解决。我们可以通过B超及宫腔镜来辅助诊断,有宫腔粘连的病人需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对有结核感染者进行抗结核治疗,有内膜炎症的病人给予抗生素治疗。
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宫腔灌注也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糖蛋白,属于集落刺激因子当中的一种,对滋养原细胞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滋养原细胞的增生,从而有助于内膜的生长,改善容受性。
宫腔灌注G-CSF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减少周期取消率,但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G-CSF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内膜生长不良
即当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异常,雌孕激素减少,不能刺激内膜由增生期至分泌期的转化,造成的内膜厚度异常。
通常临床上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都可以影响我们卵巢的性激素分泌。
3、子宫内膜薄,总怀不上怎么办?
雌激素治疗:大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增厚,提高妊娠率。雌激素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经皮、肌内注射、经阴道等。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子宫动脉搏动指数;最终促使子宫内膜发育,提高受精卵着床率和妊娠率。
己酮可可碱(PTX)和维生素E:可以增加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并增强卵巢功能,显著提高妊娠率、分娩率。
手术治疗:经宫腔镜下子宫内膜为刺激手术可明显改善子宫内膜厚度,通过搔刮刺激、子宫内膜修整等方式对子宫内膜进行机械刺激而导致假蜕膜反应,从而提高胚胎植入成功率。
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子宫内膜组织血氧弥散和组织内氧的有效弥散距离提高子宫内膜血氧含量。
子宫内膜是我们滋养生命的地方,若不肥沃,再好的种子也没用,我们要珍惜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