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文言文阅读(10-14)

鸿永讲语文 2024-06-01 03:55:39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卫孙文子①聘于鲁,公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过也。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悛容。穆子退而告人曰:“孙子必亡。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或曰:天子失道,诸侯伐之,故有汤、武。诸侯失道,大夫伐之,故有齐、晋。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孙子君于卫,而后不臣于鲁,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鲁不得诛卫大夫,而卫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孙子虽有是二也臣以亡其所以亡其失,所以得君也。

或曰:臣主之施,分也。臣能夺君者,以得相踦也。故非其分而取者,众之所夺也;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是以桀索岷山之女,纣求比干之心,而天下离;汤身易名,武身受詈,而海内服;赵咺走山,田氏外仆,而齐、晋从。则汤、武之所以王,齐晋之所以立,非必以其君也,彼得之而后以君处之也。今未有其所以得,而行其所以处,是倒义而逆德也。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败亡之不察,何也?

(节选自《韩非子·难四》)

材料二:

高仙芝为节度使,即署猗氏人封常清②判官;仙芝出征,常为留后。仙芝乳母子郑德诠为郎将,仙芝遇之如兄弟,使典家事,威行军中。常清尝出,德诠走马自后突之而过。常清至使院,使召德诠,既至,常清曰:“常清本出寒微,郎将所知。今日中丞命为留后,郎将何得于众中相陵突!”因叱之曰:“郎将须暂死以肃军政!”遂杖之六十,面仆地曳出。仙芝妻及乳母于门外叫哭救之,不及,因以状白仙芝。仙芝览之遂惊,及见常清,遂不复言,常清亦不之谢。军中畏之惕息。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注:①孙文子:孙氏,名林父,死后谥文,卫国的卿。②封常清(?-756年),唐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唐玄宗时期名将。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卫君A之明B不知C不悛之臣D孙子虽有是E二也F臣以亡G其所以H亡其失,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文中指治国的方法,与《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道”词义不同。

B.王,称王,与《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的词义相同。

C.海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曳,拖着,与成语“弃甲曳兵”中的“曳”字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孙文子作为使者,僭越王权,不遵守外交礼制,在被孙穆子劝告后依然故我,无视礼节,引发了孙穆子的不满,认为他以后一定会因为这件事灭亡。

B.“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言外之意做臣子却讨伐君主的不一定灭亡。

C.文章举汤武称王,齐晋两国被拥立的例子论证,孙文子作为一个臣子倒行逆施,违背德义,败亡已潜伏在其中。

D.高仙芝奶妈的儿子郑德诠,官居郎将,自视高仙芝对自己以兄弟相称,平时就对高仙芝不甚尊重,封常清看在眼里,找机会把郑德诠直接仗毙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亡臣而不后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2)及见常清,遂不复言,常清亦不之谢。军中畏之惕息。

14.针对穆子推测卫孙文子必亡的观点,韩非是如何逐层说理的?请概括说理步骤。(3分)

答案:

10.答案:DFG

【解析】“之”是助词“的”意思,不应断开,“知”是“识别”的意思,也不能断开,后面要接宾语。“不悛之臣”与上面“过而不悛”呼应。“是二”是两种过错,所以在F这个地方断开,后面的“臣”当作“巨”,“巨”通“讵”,解释为“怎么”。

【评分标准】三处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翻译】而卫君的明察又识别不了不知悔改的臣子,孙文子虽然有忘记使臣身份和不知悔改这两种表现,又怎么会灭亡呢?他正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的这种过失

11. 答案:B

【解析】“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为使动用法。

12.答案:D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对高仙芝不尊重,主要是不尊重出身低微的封常清。

13.答案:(1)忘记臣子的身份而不走在国君地后面,有了错误又不悔改,这是灭亡的根源。(2)等见到封常清时,便不再提起这件事,封常清也不谢罪。因此军中士卒都十分畏惧封常清。

【评分标准】(1)“亡”同“忘”,忘记。1分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1分“亡之本也”,判断句。1分,整个句子通顺1分。(2)及:等到,1分,亦不之谢,宾语前置1分,“惕息”,十分恐惧,1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1分。

14.答案:①首先通过假设论证得出臣子讨伐君主并不一定灭亡。②其次指出卫孙文子行君主之事,这是君主之失,所以灭亡的应该是君主而非臣子,又指出鲁国国君无权惩处卫国大夫加之卫国君主不能明察,因此卫孙文子不会灭亡,有力地驳斥了穆子的观点。③最后,韩非又提出观点:臣子能越过等级名分规定而取得君位,关键在于得民心。孙文子未获民心,却行君主之事,这是倒义逆德,是会失败的。

【解析】由“臣而伐君者必亡,则是汤、武不王,晋、齐不立也”,得出臣子讨伐君主,不一定灭亡;“不命“亡”于有失之君,而命“亡”于有得之臣,不察。鲁不得诛卫大夫,而卫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孙子虽有是二也,臣以亡?”指出卫孙文子行君主之事,这是君主之失,所以灭亡的应该是君主而非臣子,又指出鲁国国君无权惩处卫国大夫加之卫国君主不能明察,因此卫孙文子不会灭亡,有力地驳斥了穆子的观点;“辞其分而取者,民之所予也”,臣子能越过等级名分规定而取得君位,关键在于得民心。孙文子未获民心,却行君主之事,这是倒义逆德,是会失败的。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三点满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卫国的孙文子到鲁国进行国事访问,鲁襄公登上一级台阶,他也同时登上一级台阶。鲁国的相叔孙穆子有礼貌地小步快跑上前对孙文子说:“各国诸侯聚会,敝国君主从来没有列在卫君后面。现在您不比敝国君主后登一级,敝国君主还不知道有什么过错。请您稍慢一点。”孙文子没有回答,也没有悔改的神色。叔孙穆子退朝后告诉别人说:“孙文子一定会灭亡。忘记臣子的身份而不走在国君地后面,有了错误又不悔改,这是灭亡的根源。”

有人说;天子失去治国之道,诸侯起而讨伐,所以才有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的事。诸侯失去治国之道,大夫起而讨伐,所以才有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的事。如果做臣子却讨伐君主的人必定灭亡,那么商汤、武王就不能称王天下,韩、赵、魏三家和田氏也不能立国了。孙文子在卫国掌握了君主的权势,后来又不以使臣的身份对待鲁君,他名义上是臣子而实际上行君道。君主有失,所以臣子(在权势上)有所获得。不断定有失的君主“灭亡”,却断定有得的臣子“灭亡”,这是不明察的表现。鲁国不能处罚卫国的大夫,而卫君的明察又识别不了不知悔改的臣子,孙文子虽然有忘记使臣身份和不知悔改这两种表现,又怎么会灭亡呢?他正是因为忘记了自己的这种过失,所以才能取得君主的权势。

有人说:君臣的设立是名分制度规定的。臣子能夺得君主的位置,是因为君、臣之间在得民心方面互相不平衡而造成的。所以不属本分而取得的,是民众要夺回的;辞去本分而取得的,是民众所给予的。因此夏桀索得珉山的琬、琰二女,商纣取出比干的心脏,结果天下人都离心离德;商汤自身改变姓名,武王自身受到责骂,结果海内的人都臣服了;赵盾进山避难,田氏出外当仆人,结果齐、晋两国民众都归附他们。那么成汤、武王之所以称王天下,田氏和三晋中的赵氏之所以立国,原因不一定在他们原来的君主身上,而是成汤他们得到民众拥护以后才当上君主的。现在孙文子还没有得到民众的拥护,却像君主一样去做,这是违反义和德的。违反义,是事情失败的原因;违反德,是怨恨聚集的原因。辩驳者连失败和灭亡都不了解,为什么呢?

材料二:

高仙芝被任命为节度使后,即任命猗氏人封常清为节度判官,每逢高仙芝出战征讨,总是命封常清为留后。高仙芝奶妈的儿子郑德诠为郎将,高仙芝待他如亲兄弟,使他掌管自己的家事,而且在军中颇有威权。封常清有一次出门,郑德诠从后面跑马冲过封常清的身边。封常清到了使院,派人把郑德诠召来,见面后,封常清说:“我本出身低微,这是你所知道的。现在高中丞任命我为留后,你怎么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下凌辱我呢!”并喝斥他说:“我要立刻把你打死以严肃军纪。”于是就杖打了郑德诠六十下,郑德诠面朝下倒在地上,然后被拉了出去。高仙芝的妻子和奶妈在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他们又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看过后,大吃一惊,等见到封常清时,便不再提起这件事,封常清也不谢罪。因此军中士卒都十分畏惧封常清。

本题目为原创。

0 阅读:0

鸿永讲语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