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说好的先出书,缘何最后却先在«红岩»首发

小河淌水 2024-06-25 06:05:03

现在是凌晨两点钟了,但是我依旧不想睡觉,因为我非常兴奋,哈哈,昨天上午在西安八仙庵书市,我淘到了«红岩»1979年第二期。

我当时在摊上挑书时,一看是1979年的«红岩»,翻开目录,天哪,居然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我没有声张,又挑了两本书。这家摊的规矩是,自己随便挑,每本五块。我的心理素质不错吧,付款时还和摊主讨价还价 ,说其中一本作家阿成写的«哈尔滨人»只有100来页,要求便宜一点。摊主一脸笑呵呵,打趣道,嫌贵,你为什么不挑本厚的呢?我不灰心,继续饶舌,终于降下两块,来回的车费算是有了着落。

回来翻«红岩»,这才发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排在头题,但实际从128页才开始刊载。这期杂志真正给力,这部长篇小说一次登完,让我这等爱书之人大快朵颐。其次我也发现,杂志的封三和封四不知被谁撕走了,有点美中不足,不过真是小事一桩,少了两幅美术作品,没必要过于斤斤计较。

说起来,这一期«红岩»是总第二期,重要性仅次于创刊号。编辑部对周克芹的这部小说非常重视,题图、插图由画家白德松绘制,共五幅,除了题图稍微小了一点外,其余四幅插图都是占满整整一页。

有的性急的读者可能要问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这样气派地登载在大型文学季刊上,这不是很正常嘛?而且后来该小说还得了首届茅盾文学奖,还排列在榜首,多风光呀!

读者朋友这样想,正常情况下是没错,但这回真的特殊,有一大段曲折的故事要讲,用一句话概括,«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原本就不应该刊载在«红岩»杂志上!!!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当时四川文艺出版社还叫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社编辑C女士是周克芹的联系人,也就是责任编辑,要给周克芹出版一本短篇小说集。期间C女士还到访过周克芹在简阳家徒四壁的老家,深为周克芹在逆境中坚持写作的精神所打动,所以她据理力争,力排众议,给周克芹开出了最高限额的稿费。

1978年,周克芹平生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C女士给当时四川作协、文联的领导寄去一本本«石家兄妹»,还和社领导一起拜访地县主要领导,介绍周克芹的创作才能和潜力,说尽好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周克芹的工作问题解决了,由一个泥腿子一下变成文化人,到县文化馆工作,有了一个最起码的创作环境。

这时候,周克芹有机会到出版社做客,谈起来他的一部长篇小说的大致构思。周克芹不是一个太擅长言辞的人,叙述的内容不是太生动 但他几十年生活在农村,那些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还是深深地打动了大家。出版社非常重视,指定周克芹的联系人C女士继续担当长篇小说的责任编辑。

本来一切进行得很顺利,C女士一直关心书稿的写作进度,不断写信、打电话联系,周克芹也积极汇报写作成果。如果按这个节奏走下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将直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俗话说,好事多磨。只不过,磨得太狠了,就不知道是谁家的好事了。四川一家地区办的内部文学刊物,得知周克芹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就邀请周克芹住在编辑部改稿,说要选登前两章。周克芹征求C女士意见,C女士马上同意,因为她和社里领导也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刊物上选登部分内容,听听读者的反应,以便帮助周克芹修改。

地区办的这家内部文学刊物,如愿登载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前两章,结果刊物被«红岩»编辑部的领导看到了,他们对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探索深度大为震惊,认为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决定要将其全文刊载在«红岩»上。

当时,«红岩»创刊不久,编辑对第二期上要登的长篇小说还没有着落,正急火攻心呢,这一旦相中«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红岩»主编亲自出马,同时还叫上四川文坛一位资深大佬,一同前往那家内刊编辑部,准备一举敲定此事。

正在伏案疾书的周克芹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件难事。面对«红岩»方面的循循善诱的劝说,他一时手足无措,赶紧给C女士打电话,说明他的为难之处。C女士立即和社领导商量,社领导指示,通知周克芹以最快速度,携带书稿到编辑部。

周克芹也不含糊,在电话中表示,他已经抵抗住了对方开出的条件和诱惑,将在三天内赶回出版社,一切请出版社放心。

出版社这边,C女士给周克芹把招待所的房间都定好了,同时联系好了两位画家,分别负责封面设计和绘制插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就等着周克芹归来,即可大功告成。

结果,三天过去了,周克芹没来。C女士急了,打电话过去,没人接。再几天过去,等来了周克芹寄来的一封长信。信中,周克芹诉说了自己的满肚子委屈,他太难了,«红岩»方面太会做工作了,他实在顶不住了,他只能无可奈何地同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红岩»刊登,他只能对不住出版社了……

读者朋友,您可以想象出,对周克芹有知遇之恩的出版社和编辑C女士接到这封信有多气愤、多恼怒!但是气愤填膺、恼怒万分之余,也真的是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C女士和周克芹自己,此后长达数年 ,两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后来还是出版社领导出面,邀请周克芹吃饭,地点选在了C女士家中,在推杯换盏之间,算是解开了周克芹和 C女士之间的思想疙瘩。

出版社方面的诚意是毋庸置疑的,当场就和周克芹敲定,给他再出版一部小说集,依然安排C女士担任责任编辑。这时候 周克芹早已经在四川省作协担任相当级别的领导,还是茅奖获得者, 出版小说集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把书放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还让C女士担任责任编辑,显而易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出版社和C女士的一种补偿吧!

但问题是,茅奖小说首发出版社、首发责任编辑这样莫大的荣誉,对一家出版社、一个责任编辑来说,可能只有一次这样的机遇。这个机遇稀里糊涂的让别人给搅黄了,这心中纷繁的意绪,实在是难平复呀!

文章本来写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有些内容我觉得有必要再啰嗦几句。

1990年,周克芹因病逝世,年仅54岁,他家中的生活,立刻陷入困顿。C女士主动到周家探望,对周克芹妻子说,要重新出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得周克芹妻子授权后,出版社与其妻签订了出版合同,C女士依旧担当这本书的联系人和责任编辑,很快就完成了出版工作。周妻拿到一大笔稿费,周家困顿的生活立刻有了不少的缓解。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详细叙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写作到出版的细枝末节、根根梢梢、前前后后,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己找到书去翻翻。出版社的名字已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改为四川文艺出版社,也就是以前的四川人民出版社,负责文学编辑的哪一部分内容单列出来了。

对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书稿被“跑冒滴漏”被“截胡”这件事,我觉得很难把责任归到哪一个人,更不能把责任一股脑推给周克芹。他作为一个才入公家门没几天的文化人、一个一心搞好小说创作的纯书生,苛责他把“抢稿大战”那样复杂的事处理得滴水不漏,真有点不太现实。他一辈子和庄稼打交道,哪经过这样复杂的阵仗呢!

当然,公平地讲,周克芹也不能一点责任不负。如果他恪守信用,能抵抗住对方的软磨硬泡、恩威并施,说话算话,岂不是啥事都没有了?

顶多,«红岩»杂志再去登别的作家的长篇小说,说不定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更优秀呢,也未可知。顶多,我买的«红岩»杂志,看到的是别人的长篇小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周克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又有着较高的文学天赋和踏实勤奋的创作精神,创作经验是那样丰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展现出来的创作才华是那样丰沛,54岁,正当一个作家创作的黄金时代,我们可以对他给予很大的希望,然而他却积劳成疾,溘然长逝,实在是天妒英才。他的去世,是新时期文学的重大损失,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

0 阅读:0

小河淌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