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北京文学»虽然没有被列入文学杂志“四大名旦”,但是借京师之利,刊物办的也是风生水起。能将一年中发表的短篇小说,优中选优,结集出版,需要实力,也需要勇气。
«北京文学»1982短篇小说选,北京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1版1印,印数45600册。这书是在古旧书店淘的,封底裂开来个大豁口,封面有灰渍,品相能达到8品吧!
邓友梅是著名京味小说作家,他的中篇小说«那五»头条推出。这没有任何问题,«那五»发表在«北京文学»第4期,后获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是本书中唯一获全国奖的作品,后来还拍成电视剧,冯巩主演的。对一家地方刊物而言,能有一篇作品在全国获奖,那绝对是大事情、好事情。不管对扩大刊物发行还是对吸引优质稿源,无疑都大有裨益。
«奇迹出现在那天夜里»是郑万隆的作品。对这位作家,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写的那篇«老某子酒馆»。
王梓夫属于北京地面上的作家,他的«被遗忘的党员»,光看题目,就知道属主旋律作品,时代特色浓郁。
河南作家张一弓可谓全国知名的作家,全国中篇小说评奖,最初的三届,他都有作品获奖。短篇小说奖他也以«黑娃照相»得过一次。本书收录其短篇力作«考验»。
刘心武当时风头正劲,处于创作上升期 ,他的名字出现在哪家刊物,比较谦虚的说法就是“蓬荜生辉”。«八十六颗星星»别有一番趣味。
汪曾祺在1982年的时候,可以说,又再度红起来了,当然比不上90年代俨然文坛领袖的气派,特别是在散文领域,许多人言必称汪曾祺。本书收录了汪老的«鉴赏家» ,堪称精品力作。我有时候想,像汪老这样文风淡雅隽永的作家,要是能活到90多,那好作品会翻番的。
王蒙和贾平凹一样,当时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听海»首发《北京文学》1982年第11期,采用了音乐性的构思,小说由“前奏”“听虫”“听波”“听涛”“尾声”五个部分组成。全篇写的是一个盲老人的“听海”,这样,作者只能将海的视觉形象化成对海的听觉形象描写。这小说放在一般作家身上,大概是不敢这么写的,太有挑战性了。
当时我在书店书架上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促使我买进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本书收录了陈忠实的«霞光灿烂的早晨»和贾平凹的«鸽子»。贾陈二位作家的小说同时在外地出版的书里出现,我还是头一次看见,很稀罕,很珍贵。这两篇小说对这两位作家来说,不是什么代表作,但都在«北京文学»的平台上展现了,还都作为优秀小说收入集子里,可喜可贺,这是陕西文坛的光荣。
话说现在,还有哪一家刊物敢出自己的作品年选?问题不在于稿子选不出来,而在于没人看——文学的黄金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附记:本书255-258页没有撕痕,不翼而飞,不知何故,甚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