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作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一个象征,是亲族关系的纽带和权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族亲们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会在祠堂进行。
虎形祠
但是就区域而言,南方地区的祠堂要比北方多得多。尤其在三僚这个风水文化盛行的村落中,更是有为数众多的祠堂。曾、廖两家都有各自的总祠,以及各房的分祠,造就了三僚祠堂遍布的现状。
三僚曾氏家族作为风水世家,每一个祠堂都是依据风水来建造的。在三僚曾家中有“三个半祠堂”的说法,三个祠堂指兰溪堂(虎形祠)、若文堂(挂壁天井祠)和嘉乐堂(仙鹅戏水祠),承志堂(蛇形祠)则是半个。
虎形祠在这几个祠堂当中,是最近几年才翻新过的,看起来较其他祠堂更加有气势一些,很多人看到时,可能会误以为是新建的祠堂。
其实虎形祠始建于明朝,形肖“猛虎下山”,故称为虎形祠,堂号为兰溪堂。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蛇形祠的左侧,邻近狗形祠。
虎形祠来龙
而且,虎形祠与蛇形祠同出一脉,依三僚出土蜈蚣山形的一条支脚余脉来布局的。来龙自高山而下,行龙左摇右闪,生动活泼,摆折自如,从容潇洒地自北向南游走而来,快到山脚时,分出一脉结蛇形祠,另外一脉继续前行,结虎形祠。
戌龙入首,祠堂立壬山丙向兼亥巳吉度分金,收丁水迎丁路,理气精妙。整个祠堂呈昌字式布局,上下两堂,中有一天井,天井放丁水,砖木结构,规模精巧。
鸟瞰虎形祠
祠堂大门上方刻撰“兰泉翁祠”四个大字,整个建筑是按客家标准风格建造,飘烽火、出斗角,很是是气派。祠堂带有一个小院子,丁方开丁门,八字门楼建得大气,门楼上方可有“如虎跃渊”四字,院子左右两侧各开有一个小门。
虎形祠门楼
院墙外有一个反弓刀形水池,水池外面又建有一堵矮墙,以免老虎的锋芒伤及狗形祠。虎形祠建好后,原三房俱发,人丁兴旺,后来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动了朝向,丁财忽衰,几乎绝了二房,在清嘉庆年间再修时,特意立了禁碑,不许后代再改朝向。
风水之法,实是奇妙,稍有不慎,便出大祸。祠堂翻新后,各地的族人特意聚集在一起,祝愿家族日益兴盛。
明堂及朝案
虎形祠做法精妙,英才辈出,有文有武,文至三品贵,武则出将军,最近的一位是共和国将军曾昭墟。
门楼朝案
曾昭墟(1915-1973),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二团团长,第三师司令部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军六十师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笔者:曾庆良,杨公授曾文辿公一脉第三十九代传人。
为什么收丁水迎丁路又放丁水?实在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