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还远不够格?

飘零半生 2025-01-07 10:32:47

自从联合国成立,常任理事国就一直没有扩张过,几十年来由中美俄英法5个国家担任。

只是冷战结束之后苏联解体,这才有从苏联分出来的最大国家俄罗斯代替苏联的位置,成为新的常任理事国,但本质上相当于没有变动。

可另外一方面呢,自从冷战结束之后,就有很多国家动了心思,觉得自己也行了,想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一员。

在前几年还曾经出现过日本、巴西、德国、印度捆绑起来,企图冲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位置。

然而,在众多国家的反对下,这一事件最终不了了之。

印度想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体量上来考虑有一定的道理。

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口常年保持世界第二,现在又成了世界第一。

印度的加入,哪怕只有代表本国,也相当于代表的是全球将近20%的人口。

国土面积虽然只有300万平方公里,但远比英国和法国大。

而且,这将意味着环印度洋一带终于有了常任理事国。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印度的GDP已经达到了和英法相当的地步。

工业产值方面,多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

比如,钢铁产量世界第二,远超英、法、美等传统工业大国。

同时,印度也是世界少有的除了五常国家之外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亚洲唯二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

可是多年来,印度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一目标,却总是失败。

这也不能怪印度野心勃勃,毕竟如此大的体量,想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想法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印度却没有意识到,和五大常任理事国相比,它的这点成就还真不够干。

为什么会有五大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二战结束后的秩序。

那么既然这件事跟二战有直接关系,在战争中做出最大贡献的4个国家中美英苏必然会有超然的地位。

这是几大强国在战争中通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得到的地位,在当时来看没谁不服。

因为,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是这4个国家打败的,别的国家属于放屁添风,有没有没什么区别。

可这四大强国但凡少一个,盟国很可能会在二战中失败。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签字的时候,中国代表是第1个。

因为,中国除了是二战盟国中的主要国家,也是二战中第1个反抗侵略的国家。

法国虽然在二战中打的不咋地,抵抗了一个多月就投降了,可是法国并没有缺席这场战争,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一直在抵抗侵略,在对战争的贡献方面,属于第2档领头羊的位置。

再加上法国是老牌殖民帝国,在非洲、美洲、亚太等地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英国为了平衡常任理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建议法国加入常任理事国。

于是,就形成了中、美、英、苏、法五大强国担任常任理事国,维护二战后秩序的格局。

为什么二战后这么多年常任理事国也没有扩容?

因为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哪个国家有挑战五大常任理事国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

说白了,常任理事国不是给你个位置,你就真能在这个位置上支楞起来。

而是有资格入列,实力是第一要务。

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引起了美苏两国的不满,苏联以核战争来威胁英国。

美国做得更绝,断绝了对英国的贷款,还在金融市场上打击英镑。

虽然当时英国在联合国相关的决议上投了反对票,但它这个一票否决能力还是在绝对的国力差距面前被击的粉碎。

美国代表和英国代表紧急磋商,最终说服了英国收回反对权。

既然坐到联合国这个位置靠的是实力,今天还真没有哪个国家在实力方面有能力挑战五大常任理事国。

日本、德国觉得自己经济规模大,世界影响力也不错,想成为常任理事国。

可是,两国连独立的军事和外交权力都没有,经济规模大,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肥肉而已。

印度就更没有这个实力成为常任理事国了。

印度自从独立之初,就号称想要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这个理想很好,可需要的是有强大的实力来支撑这个理想,而不是靠吹牛。

相对来说,印度的实力确实不错,尤其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一带真是没有挑战者,周围的一圈国家加起来也比不上印度一个国家的实力。

可放到全球范围内,印度是真不行。

武器装备70%以上从海外进口,剩下的30%说是国产,核心零部件也依靠国外。

绝对实力虽然远超过环印度洋国家,可是印度却没有实力搞定周边远比它体量小的国家。

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缅甸等,是一个都搞不定。

至于非洲东部,中东南部,大洋洲西部地区,就更不是印度能够影响的了。

表面上看,印度拥有两艘航空母舰的海军,但目前来看,这两艘航空母舰很有可能约等于没有形成战斗力,无法执行远洋海上作战。

所以,印度处于一种大而不强的状态。

具备一定的统战能力,可以成为大国博弈中一个重要的砝码,或者说是棋子,自己却没有能力成为棋手,连影响周边局势都很难做到。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我国,联合国成立之后,我国虽然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主要靠的是在二战中的贡献,并没有在战争结束之后拥有多么强的国际影响力,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透明都没错。

如果仍然是国民政府时期,这一现状恐怕会一直延续下来。

新中国成立之后,通过两场战争实现了转变。

抗美援朝以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力,把美国军队从鸭绿江畔一直撵到了38线。

直接和美军发生正面对决,这是当时苏联都不敢的。

中国敢,不仅敢,还打赢了。

这件事对于当时全世界来讲是超出认知的。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的GDP占到了全球的一半,工业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成,连苏联都只敢跟美国打冷战。

中国不仅敢于正面对决,而且还赢了,一下子让中国的国家影响力达到了极高的地步,说的话那就是掷地有声!

当美国介入越南战争之后,中国方面明确告知美国地面部队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的时候,这回美国人听了。

越南战争失败之后,很多美国人不服,觉得这不是军事失败,而是政治失败!

但话说回来,军事就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也是以军事为依托,要不是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美国人会听吗?

正是因为中国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才能够成为在联合国可以和美苏两国分庭抗礼的一股力量。

这一点是英法两国都不具备的。

当然,英法两国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到今天也是实至名归的。

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长期遥遥领先。

英国即使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殖民地,仍然有数十个国家奉英国为宗主国,其中就包括印度。

说白了,哪怕不去考虑绝对的实力,印度什么时候摆脱附属国的地位,什么时候再说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吧!

0 阅读:4
飘零半生

飘零半生

另类视角,全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