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道指的是宇宙和生命的规律,求道指的是对宇宙和生命真理不断的去追寻。热爱生活,探索科学,学习文化,修行打坐都是求道的过程。
修的目的是加强主观力度,全面有计划的探索并求得对宇宙和生命的彻底明悟,这才是修道的根本。关于修道我有两点说明:
第一:修道不是去打坐,也不是念经,更不是穿着袈裟,披着道袍住在寺庙道观里,修道是让我们保持一颗觉察的心,如果可以明白修行的含义,在滚滚红尘中拥有一颗清净的心就是最高境界。
当然,打坐、读书、思考都可以加快前进的步伐;身穿道袍,口诵圣号,这是结缘修行,是利用外部的环境来加持我们的心念,如果可以通达,一切都是修行的道具。
第二:每个人的具体需求是不一样的,生活充实快乐的人不必修道。修与不修其实都是在修,不修行的人到了一定年龄,七情六欲自然也会降低,自然的规则才是最大的修为,如果可以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何必修行呢!
修道的目的是擦亮眼睛,净化我们的心灵,不是吃斋打坐,不是杜绝七情六欲,而是学会控制渴求,了解自己的欲望,增加一些智慧,绝不是离开生活。
修道大部分的时间就在平平常常中,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积累对生命的认识,在琐碎的细节里,去感悟生命的伟大,真正的刻苦不是打坐时的煎熬,而是时时刻刻保持对真理的追求。
在每一个苦恼和煎熬的背后,还能保持对理想,对生命真理的追求,就是最好的修道。
最好的修行,最美的福报
早睡早起,道家的修行
道是宇宙的根本。道家修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是天人合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做到天人合一。
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
道家的修炼,就是要炼成“纯阳”之体。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古人云:“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顺则昌,逆则亡。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形态,自然的事情,才更接近真理。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精力也会更加充沛。
道家和中医都认为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是道家修炼和中医康复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机制属于“先天”,它只有在后天意识完全放弃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睡眠,尤其是深度睡眠,人体的另一套机能才能发挥作用。
道家传统观点认为,晚上7点到11点为戌亥二时,这两个时辰是人体内部阴阳二气的交媾时间。这个时候早睡,体内阴阳二气才能交合,心火下降,肾水升腾,默会中宫,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产生体内的能量物质——阳炁qì。
产育阳炁的时间为子时,也就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刚刚产出的阳炁如黄芽,必须小心呵护,勿使受到伤害。
子时开始生出一阳之炁,至丑时(1点到3点)生出二阳之炁,又至寅时(3点到5点)生出三阳之炁。此时阴阳二气恰好平衡,成为“地天泰”之象,称为“三阳开泰”。
而卯时,早上5点到7点,阳气很盛,正好起床做功,采取新生之阳炁,为我所用。这个时候起来散步,或做其他运动,可将此新生之炁,充实于周身,强身健体。这就是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天然炁机寿养自身。
如果不知早睡,不知早起,体内阴阳不能相合,不能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阳炁/气血),必然消耗原有的积累,等老本吃光了,人也就差不多了。从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经常开夜车、过夜生活的人,长期下来,面色晦暗,肤发无光。
很多人,宁愿吃补品,不愿意让体内的能量自由生长;宁愿花钱吃危险的排毒品,却不给身体留出排毒的时间。人是宇宙的精灵,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宇宙的大环境应该相适应。
还有人以为只要晚睡晚起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并不影响健康,却不知道那只是调整了睡眠时间,并没有调整自身与大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节律,可悲啊!
早睡早起,儒家的修行
《汉书·贾谊传》:“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对于儒家的要求,做人做学问要勤勉,是必须的,若是能在小时候养成习惯,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终生受益。
要早起,必然得早睡,若是孩子睡觉晚,玩闹或者做作业到深夜,不但让孩子厌学,还损害健康。
早睡早起的好处,还在于能让孩子珍惜时间,不用等到晚上有时间再学,因为学习在白天就早早结束了,无法拖延,如此以来,自然不会养成拖沓习惯,不会耽于玩乐。
小孩子尽管幼稚,但是因为虚心,因为清扬,所以孩童时的光阴确实贵重,而孩童心目中的世界其实很辽阔。
早起乃修身之事,而所谓修身也不过是修得孩子那朝阳初起般的新鲜与活气。
孩童起初上学,年幼之时,生命有种柔和,有份静气,更时时刻刻,有个“兴”字。孩童时朝阳初起般的清扬之气,其生命昂扬的状态就是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的那个“兴”字。
孔子言必称“礼乐”。而“乐”正通于“兴”。可惜,尽管孔子当年教人,特别标举了这字,但后来他的徒子徒孙,尤其宋儒之后,却始终学不来这“兴”字。正因无这个“兴”字,所以,中国文化在宋以后,开始有了暮气。
这个“兴”字是兴起,是早起,是一个行为,而对人内心的影响是什么?
老祖宗留了一部《易经》给我们,《易经》有六十四卦,第一卦叫乾卦,表天德。乾卦表的精神,在《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健”就是刚健,意思是积极、主动、振奋,也就是“兴”的精神。人一早起就懂得振作,懂得自立自强,懂得珍惜光阴,不蹉跎光阴,这个心性上就开始变化了,也懂得突破懒惰的惯性。
孩子养成早睡早起这个好习惯,终身不改变;他立了这个志向,终身不改变,就是自强不息。
早睡早起不但有益于修身,而且对于“孝道”和“齐家”意义重大,可以树立良好家风,影响惠及子孙。
《孝经》:“父母唯其疾是忧。”假如一个人不早起,他睡得很晚,隔天又晚起,他身体就搞坏了,身心都受损。所以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起居有常、四气调神来养身,保全自己的身体,不糟蹋自己的身体,不让身体生病,不让白发人伤心欲绝地送黑发人,就是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养身即孝亲。
古人无不早起,官员更不得睡懒觉,要五更去上朝。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增广贤文》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这里的“黎明”不是现在说的天亮,而是寅时,指现在的3点到5点。
一个人睡得很晚,起得自然也晚,精神会非常颓靡、懒散,对家庭影响也很大。所以曾国藩认为,“晏起”,晏起就是晚起,“为败家之凶德”。晚起是不好的行为,这个行为慢慢会把家败掉。
曾国藩的家道经营得很好,几百年来,他的家族一直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不简单,他的话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又说,“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一代疏懒,二代淫佚”。
我心自在,游戏人间......
回归本来面目!六道轮回,众生据业受生(善业,恶业),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死亡。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如果开始是1,那么1从何来?从无(0)中来。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一及一切,一切及一!一不是一,方便才说一!!!道在心悟,岂在言说。可知真空不空,真空妙有,包罗万象。从无说有,虽有还无,从有觅无,无中现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释迦世尊菩提树下成道。我等迷雾众生速速觉悟才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若修学净土法门者以净土十三代祖师事迹,净土五经。了脱生死,超登佛国出轮回。莫要错过!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愿正法久住,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大通山王如来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德内丰严王如来 南无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南无怙(护)主无量光如来 南无圣光明遍吉祥王如来 南无大悲功德宝王如来。南无地藏菩萨。勿要诽谤正法。
易学顾问黄志斌 回复 05-23 08:47
是的,没错,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幽@游€
凡人是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自然自足,做个自然人,高尚的人,自然人是,放下,回归天道,天道是看破造福人间,护持人民。
易学顾问黄志斌 回复 05-23 08:45
宇宙万物,众生灵各有其生存之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的道在宇宙中自由的生长演述其道,老子的自然之道伟大而深邃。
哈哈
修道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方可得道。
天津用户08xxxx850
修道就是把聪明人变成四大皆空的傻子。傻子不用修行就成了平常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没有欲望,没有成见。不再乎别人的眼光。穿着破衣服那怕有半个窝头就知足。嘲笑他人疯与癫。其实世间万物没看穿。知命知足。同意的点赞。你我是佛能做到[点赞]
易学顾问黄志斌 回复 05-23 21:31
观点很犀利,厉害厉害
潍坊用户14xxxx402
修道的目的是天人合一,实践自己的生命。定为初级思想。中级思想(和宇宙同行!高级思想(身,心,升华无形)!
逍遥老怪
我不修道,只是为求心灵通达而去悟道,悟道在乎于心境,心不静则思乱,思乱则心烦,是凡人就会有烦心事,而道是自然法则,只有心静了才有可能悟出道的真谛。[墨镜]
易学顾问黄志斌 回复 05-24 09:19
此乃真逍遥
风行者(广告装饰·高空作业)
参禅修道的目的就是参悟生死
易学顾问黄志斌 回复 05-23 10:48
有道理
飛雲漄
“征寻天道”,“追求真我”,不求“天下独尊”,只需“心中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