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去做让你有生理反应的事

探元素 2025-02-13 14:34:19

这是唯一能让普通人轻松赚到钱的模式。

无论你是上班的,还是不想上班的,都记住这个原则:去做让自己有生理反应的事。

曾采访过一位半路转行的押花师,拿过很多知名奖项,问起她为何选择这个职业,她说,因为做这件事,她不会觉得累。她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工作,很多时候等自己清醒过来,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但没有感觉到饿,也不疲劳。

我在2021年的时候决定要换个行业,或者换个事情做做,因为曾经的“宣传营销”类工作实在把我折磨的够呛,整个人变得“乙里乙气”,没有自我,整日瞪着空洞的眼睛,睁开眼就是面对100多个群的消息轰炸,有一次直接从台阶上直直的摔下去,但还是瘸着腿,抱着手机继续回复消息。那时候感觉身体被掏空,已经“生理性的呕吐”,再干下去,我怕自己狗命难保,虽然很赚钱,但还是果断离开。

我给了自己大半年的空白时间,只做2件事就是:瑜伽和写作。

身体在持续的运动下充满力量,每次上完瑜伽课,我都很开心,开心到觉得不吃东西也不会饿;写作虽然没有写出什么名堂,但我由衷的感到快乐和满足。

不得不说,一个人在身体强壮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到“自信”,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情况下,更容易“知足”。

你“生理性喜欢”的事情,才是你真正热爱的事。如果你真心喜欢做一件事,连身体都会为你“摇旗呐喊”。

因为第一,身体释放的多巴胺会增强专注力和愉悦感,内啡肽会减轻疲劳感,同时产生类似“运动高潮”的欣快感。

第二,与自我反思和杂念相关的DMN(如后扣带回皮层)活动会减弱,从而减少内耗。

第三,你的交感神经(专注)与副交感神经(放松)会协同工作,身体处于动态平衡中,呼吸节奏稳定,氧气利用率提高。

为什么做“生理性喜欢”的事情,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轻松赚到钱。

1)低能损耗:生理驱动的行为,基本上不需要“刻意坚持”,身体会自然产生愉悦感,减少意志力消耗。

2)长期主义:你喜欢什么,就更愿意长期做什么,本能的热爱为你提供动力,支撑你克服其中的困难。

3)更多灵感:生理性快感会刺激人的创作欲望,也能激发更多的灵感,让事情进入正向循环。

这些,都是那些随便找个工作、随便找个班上的人,无法体会的。

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赚不到钱的”。

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难道做不喜欢的事,就能赚到更多钱吗?

之所以有人会这样认为,有这几种原因:

第一,你喜欢做这件事有趣的部分,而非整体

比如,很多人都对艺术感兴趣,认为自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一旦让他们接触到那些枯燥的执行环节,涉及到商业的部分,他们就开始变得排斥厌恶起来。

其原因就在于“你不喜欢这件事的整体”,所以你并不愿意为了做成这件事,而多方努力。

这就不是真正的热爱,而是喜欢“体验”罢了。

通俗点来说,你只能成为这件事的“消费者”,而非“创造者”。

所以你赚不到钱,是必然的。

第二,你喜欢的是这件事的结果,而非事情本身

比如很多人都想做自媒体、直播带货、当网红,想成名,但真的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才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执行力,这件事怎么这么难?难到让人难以坚持,看不到希望。

因为你喜欢的是做这件事可以赚到的那些钱,带来的名气,受到的瞩目,但却丝毫不清楚其中的难度、辛苦和压力。所以才会刚一开始就失去动力。

你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只是一个羡慕的人。

第三,你没有喜欢的事情,只是找了个别人喜欢的来喜欢

看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殊不知,别人喜欢做的事情,之所以能做成,是因为人家倾注的是真正的热爱、实打实的精力、长久的坚持。

而你,这是因为觉得“哦,这个也不错”,就决定去喜欢了。

你知道吗?你喜欢的是那个人,而非那件事。

是那个人成就了那件事,那件事又给了那个人光环,你喜欢的是那个人和那件事合一的状态。

《哪吒》导演饺子,是学医的,后来果断追逐自己热爱的事,他在做这个电影之前,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

谁说“热爱”不能当饭吃?只是你从来没打算坚持去吃这口饭而已。

去找吧,找到那个让你一想起来就“浑身战栗”、“不知疲倦”的事情吧。你会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

“生理性喜欢”是你的起点,而非终点。

0 阅读:2
探元素

探元素

在探元素,开启你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