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至今后悔邀请她,捧了个“白眼狼”,导演:当时我都不想活了

白茶叶读书屋 2024-12-10 14:10:45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1985年春晚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会因为一个人的一番话,让整个春晚团队陷入空前危机?

为了这场晚会原本只能容纳200多人的演播厅特意改建成了数千人的体育馆,工作人员更是倾尽全力准备。

然而当红女星陈冲的一席话,却让这场万众期待的春晚瞬间崩塌。

导演黄一鹤更是一度陷入抑郁,"当时我都快要绝望了"这句无奈的话,道出了他内心的痛苦。

这个曾经被捧在手心里的演员,究竟在春晚舞台上说了什么?

说起陈冲的故事,不得不先从她早年的辉煌说起。

要说在那个年代,能在19岁就闯出名堂的演员,可真是凤毛麟角。

当时的她就像一匹黑马,凭借着电影《小花》的精彩演绎,一举斩获了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这个成绩放在今天或许不算什么,但在1981年这简直就是开了挂的存在啊!

19岁就能获得全国性的奖项提名,这种含金量简直让当时的演艺圈都惊呆了。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她即将登顶影后宝座的时候,这位前途无量的新星却做出了一个让圈内外都震惊的决定。

1981年陈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国内蒸蒸日上的演艺事业,转身奔赴美国深造。

说真的这个选择让当时的很多人都看不懂。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的国内,她可是妥妥的流量担当,只要稳扎稳打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当时的她在演技上已经得到了业内的一致认可,只要再磨练几年,说不定真能成为新一代的影后。

但她却像是完全不在意这些光环似的,仿佛国内的发展平台配不上她的野心。

业内的前辈们纷纷劝她要珍惜眼前的机遇,毕竟在国内她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起点。

但陈冲似乎铁了心要投奔那个散发着浓郁异域风情的美国影坛。

说实话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要跟成龙、李小龙这些前辈做个对比。

人家走出国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舞台,是为了打破"东亚病夫"的偏见。

可再看看陈冲的选择,总觉得她的出走带着一丝叛逆和不屑。

这种态度某种程度上也为她后来的春晚风波埋下了伏笔。

带着对好莱坞的憧憬,20岁的陈冲怀揣梦想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当头一棒,哪有那么多童话故事啊!

在国内是冉冉升起的新星,到了美国却连一个跑龙套的机会都要费尽心思去争取。

最讽刺的是很多美国导演看到她的简历时,连面试的机会都不愿意给。

在他们眼里一个来自中国的演员,哪怕在国内再有名气,在好莱坞也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罢了。

生活总是那么现实,为了能在异国他乡活下去,这位曾经的天之骄女只能在餐馆端盘子、送外卖。

说真的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就让人心疼:一个曾经在国内呼风唤雨的演员,在异国的餐馆里忙前忙后。

更糟糕的是她还在异国他乡遭遇了一次令人不堪回首的医疗事件。

那次经历简直就是一场噩梦,一个单纯的医疗检查,却变成了让她终生难忘的伤痛。

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她被要求脱光衣服,还有两个陌生男子闯入诊室。

这是赤裸裸的侵犯啊!但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她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就这样陈冲在美国度过了她人生中最艰难的八年。

这八年她经常在想,当初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她就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28岁那年她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入籍美国。

她以为改换国籍后,在好莱坞的发展道路会一片坦途。

然而现实依旧不尽如人意,她好不容易接到的一个重要角色,却又带来了新的争议。

在那部获得九项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中,她饰演的婉容可以说是集各种负面形象于一身。

从吸毒到堕落这个角色仿佛就是西方对东方女性最大的误解和偏见。

说实话看到这个角色设定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她会接这样一个严重丑化华人形象的角色呢?

要知道即便是为了艺术创作,这样的角色也未免太过偏激了。

这部电影虽然让她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但付出的代价似乎有点太大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冲会一直在好莱坞发展下去的时候,她又来了个大反转。

1994年这位在好莱坞打拼了十多年的演员,突然宣布回归华语影坛。

说实话这个时间点选得妙啊,好莱坞资源开始枯竭了,就想起还有个"娘家"可以回?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她的回归确实给华语影坛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

看看她的作品就知道了,从《红玫瑰与白玫瑰》到后来自导自演的《天浴》,表现力简直炸裂。

特别是《天浴》这部处女作,一上来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提名,还入选了《时代周刊》年度全球十大佳片。

这种水平说她是实力派演员一点都不过分。

接着在2007年的《家乡的故事》中,她塑造的母亲形象让人看得如此真实,仿佛就是住在隔壁的大妈。

还有《隋唐英雄》里的独孤伽罗,把一个权谋与母爱并存的复杂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

但要说最打动我的,还是她在《忠犬八公》里饰演的李嘉珍。

记得那场戏吗?丈夫去世后她强忍悲痛参加葬礼,看起来平静如常。

可是当她在家里煮着丈夫生前最爱吃的面条时,那种克制不住的悲痛瞬间决堤。

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啊!

近期在《问心》里演男主角的母亲,《误杀》里的督查长,每个角色都演得让人信服。

这不都入围"白玉兰最佳女配角"了,实力总算得到了认可。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这些年她的演技不仅没有退步,反而越发醇厚了。

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

演技是真的没得说,但说实话陈冲这个名字始终带着争议的标签甩不掉。

从1985年春晚那场风波开始,她身上就贴满了各种非议。

有人说她是叛逆的天才,有人骂她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说白了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对她的质疑从来都不是冲着演技来的。

质疑的是她的选择,质疑的是她的态度,质疑的是她对祖国的感情。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我不否认她是个好演员,但好演员不代表就是好人啊。"

去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的那句话,听起来特别应景:"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

这话虽然不是说她的,但莫名觉得特别贴切。

从当年的春晚风波,到后来的转投他国,再到晚年的回归,每一步都充满了争议。

有人说她是被逼无奈,有人说她是精心算计,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些年她的选择,让那位说出"当时我都不想活了"的春晚导演,恐怕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会心痛。

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冲就像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

她既是让导演后悔的"白眼狼",也是让观众又爱又恨的实力派。

她既是叛逆的天才少女,也是回归后的老戏骨。

这些标签就像是贴在她身上的双面胶,想撕都撕不掉。

说到底她的演艺之路就像一场戏剧,有高潮有低谷有喝彩也有嘘声。

只是这场戏似乎永远也演不到大团圆的结局。

因为那个春晚的夜晚,那句让导演绝望的话,已经成了她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心结。

在这个圈子里有些事情,不是光靠演技就能解释清楚的。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白茶叶读书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