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央视停播具有严重历史虚无主义的电视剧《上甘岭》

雪梨看世界啊 2024-10-22 02:35:22

《上甘岭》这部电视剧可谓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然而,随着热度的攀升,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出这部剧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甚至让人感到颇为愤怒。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而影视作品作为承载和传播历史的媒介,本应带着责任心和敬畏感来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但《上甘岭》却似乎背道而驰,借历史之名行虚构之实,创作出了一部不负责任的“神剧”。

回望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役,那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争,志愿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顽强地抵抗着装备精良的美军。在这场战役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而《上甘岭》却为了剧情效果,将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夸张甚至篡改,尤其是剧中主角段显峰的设定,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段显峰在剧中被设定为一位军部参谋,但却两次被派到连队担任副连长,堪称“连降五级”。这一设定不仅违背了基本的军事常识,还让人质疑编剧是否真的了解那段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中,8连的副连长是侯有昌,他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被追记一等功。而连长李保成不仅未在战役中牺牲,反而在战后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这些都是铁打的历史事实。但到了电视剧里,历史人物的身份和命运却被随意篡改,连长“牺牲”、指导员形象全变样,仿佛真实的历史成了编剧随意捏造的“材料”。

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段显峰这个人物的塑造,他几乎被描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剧中,段显峰不仅能够预判敌军的动向,还能制定出完美的作战计划,仿佛他是那个时代的“全知全能者”。然而,真实的上甘岭战役并非如此。历史记载显示,15军在战役打响前并没有充足的准备,秦基伟军长也在事后承认了一些忽视和准备不足的问题。这场战役被称为“摊牌行动”,是志愿军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与美军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可电视剧中的段显峰却“提前预知”了敌情,仿佛这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种不切实际的设定,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荒诞的情节还在于编剧硬是把美式橄榄球的元素强加到志愿军的故事中。剧中竟然安排秦基伟军长组织了一场橄榄球比赛,并通过这场比赛领悟到了破解敌军战法的“灵感”。这情节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众所周知,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式橄榄球在美国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绝大多数的中国志愿军士兵甚至连橄榄球是什么都不曾见过。如此天马行空的情节,完全是编剧的“脑洞大开”,与历史事实毫无关系。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的确需要通过一些戏剧化的手法来吸引观众。但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而言,创作的基本准则应当是尊重历史,毕竟,历史不容戏谑。编剧如此随意篡改历史,编造神乎其神的人物和情节,实际上是在向观众传递错误的信息,扭曲了对历史的认知。尤其是年轻一代观众,他们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本就不多,若是通过这样一部电视剧来获取历史知识,势必会产生偏差。

说到底,编剧之所以敢于如此篡改历史,是因为如今的影视市场过于追求收视率和流量。一些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宁可牺牲历史的真实性,也要通过离奇的情节来博取观众的注意。这种唯收视率论的创作导向,是造成《上甘岭》这种“神剧”层出不穷的根源所在。若长此以往,观众对这类影视作品的信任度只会逐渐下降,甚至会对整个影视行业产生怀疑。

然而,电视剧并非编剧个人的“自嗨”工具,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更应该带着责任感去创作。每一部历史剧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但这种解读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否则,无论演员多么出色,投资多么巨大,最终也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观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他们能够分辨出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被包装过的虚假情节。

归根到底,《上甘岭》这部剧给我们上了一课,它提醒我们在创作历史题材作品时,要谨记“尊重历史”四个字。历史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我们没有资格对它随意涂抹。如果说这部剧的热播有什么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那便是创作者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感与良知。历史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而影视作品则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若连这座桥都被虚假所覆盖,那么未来的路该如何继续?

观众不需要华丽的包装,也不需要离奇的情节,他们需要的是一部能够真正反映历史,尊重历史的好作品。编剧们是时候放下那些“脑洞大开”的创意,回归历史的本真了。观众的期待从来不复杂,真正的好剧永远不会被时间遗忘,而那些被虚构和扭曲的故事,终究只能是过眼云烟。

0 阅读:0

雪梨看世界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