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西周时期,今信阳境内就有申、息、黄、罗等诸侯国,东汉初年首设义阳县,北宋初年因避宋太宗名讳改义阳为信阳。
现在的信阳,是山水茶都、北国江南;是将军摇篮、革命红城;是绿色崛起、活力新城。
每个地名、每块残垣的砖石、每片茶叶的脉络都讲述着在信阳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传承文化,守护历史的馈赠,让我们讲述今天的故事——信阳城墙。
说起古代的城墙,是颇有考究的。在等级森严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代表着一定威严与权力的省、府(州)、县三级地方政权的官署衙门和城墙,它的筹划与修建,是有着严格的规格限定的。任何负责主持监修的地方官员,绝不敢有半点马虎,随便超格突破。不然,就要犯大大的忌讳,被扣下颠倒上下主从关系,心怀图谋不轨的帽子。轻者,丢掉乌纱;重者,还要招惹杀身灭顶的灾祸。
明、清两代承袭相沿的五百四十四年间,信阳一直是县一级基层地方政权,属河南布政司(或称省)的汝宁府(汝南县)直接领辖。虽然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随着豫南一方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急切需要,上升了半格,改县为州,仍属“散州”性质,与县平级或略高于县,但同汝宁府的上下关系未变。
可是,追溯起信阳城建史上出现的一桩奇事,却有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是世世代代生活在申城的老信阳人,绞尽脑汁苦苦寻觅,也还是对此捉摸不透。为什么一直受顶头上峰汝宁府领辖,级别上也明显低于光州(今潢川县,属直隶州与府平级,直接隶属于河南布政司)一格的信阳州,它的城墙设计与筹建,规模上却超出了汝宁府和光州呢?对信阳城建史上这桩确实存在而今尚未揭示的奥秘,要想言之有据合乎真实情理地讲清道明,还必须另辟蹊径从朱元璋说起。
1949年以前的信阳城墙
公元1368年,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派出得力心腹大将徐达、常遇春攻打元京大都,赶跑了元顺帝托欢铁木耳,建立了定都金陵(今南京市)的大明王朝。为了维护和巩固得来不易的政权,他机关算尽,施展了颇为巧妙的政治手腕。军队是保护捍卫一个政权的坚强柱石。他怕军权旁落于某些武将之手,威慑到皇权,便果断地裁撤了掌管全国军事权力的大督都府,分设前、后、左、中、右五军督都府。军队分驻于沿边、沿海和内地要塞各卫所。督都府握有重兵却无权调一兵一卒,兵部掌握调兵大权手中却没有兵。二者相互牵制掣肘,军权归揽于皇帝一人。
信阳,地处楚头豫尾,形势险要,关山重重,历来是兵家重视的战略要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早年讨饭时就已熟悉豫南地情的朱元璋,便选定此地设立信阳卫,以重兵驻守信阳城。信阳卫上属中军督都府河南都司统辖,其掌印的领衔官员或指挥使,或佥事、同知,一般是九品十八级中的三品或四品武官。他们的权力和品级与地方行政上的四品知府五品知州(指任职直隶州的知州)略同或稍高。
由于掌管豫南一方数十州,有重兵权力的信阳卫官署衙门设置于信阳州城内,因此在明武宗正德八年至十年(公元1513-1515年)大规模建筑信阳卫城墙时,自然而然,规格上均名正言顺地超过了豫南其它各府、州城。至于附近四邻一些县城的城墙,更无法与信阳城相比了。
史实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一点。依据嘉庆《汝宁府志》和乾隆《光州志》的“城池”记载可知:汝宁府城周长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光州北城周长一千零七十六丈八尺,高二丈,南城周长五十四丈五尺。而巍巍然高大宏伟的信阳州城,其规模则是:周长九里三十步,高三丈,广(即宽)一丈五尺。这项历时两年气盖豫南一方的浩大工程竣工后,一代文章大家何景明应邀为其精心撰写了一篇《修城记》,洋洋洒洒禁不住赞叹“壮哉丽乎”!
如今仅存的信阳城墙
自此以后,信阳人就把这项别的府州县所无法相比的城建工程,引为自豪,品指称赞。“信阳的城墙”便作为一桩雅话,在豫南各县辗转传开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火纷飞与自然灾害此起彼伏。经历过清末民国的战乱纷争,抗日战争的岌岌可危,信阳解放之后的1950年,完成历史使命的信阳老城墙,开始动工拆除,仅留存现如今位于中心城区西关桥和浉河公园之间的200余米。2021年10月,浉河区委区政府正式实施信阳老城墙修缮保护项目,项目包含老城墙本体维修、墙体照明亮化、建设摄影文化长廊等内容。
这段老城墙见证了无数风雨和时代的变迁。它不仅仅是砖石堆砌的防御工事,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生动记录者,是千百年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征集令】
信阳这座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古老的遗迹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岁月的痕迹铭刻在每一寸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感受信阳的韵味,领略信阳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踏上信阳的文化历史之旅吧!
即日起,“信阳文旅”面向广大游客、文化旅游爱好者以及关注信阳文旅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信阳文化历史、名人故事、老城旧事等稿件(字数在1000~2000,有配图更好,注明作者及联系方式),被采纳的稿件将刊发在“信阳文旅”微信公众号,并将获得星宿川沙滩营地门票3张,投稿邮箱:xctgk0376@sina.com。
本征集令长期有效,欢迎投稿。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浉河区文史资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