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只见了一个丫鬟雪雁和一个奶妈王嬷嬷。有人说,林黛玉家穷。千里迢迢地去外祖母家,仅仅带了两个人。
其实不然,林黛玉进贾府不仅仅带了两个人,还带了几个人。
王熙凤的话里透露,林黛玉带许多人进贾府。因为书中写,贾母见黛玉带来的人一老一小,觉得黛玉用着不顺手,所以大家都认为,林黛玉进贾府只带了两个人。其实不然,林黛玉还带了其他人下人。
王熙凤见到黛玉后,一面和黛玉说话,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需要两间下房让黛玉带来的人歇息。可见,黛玉带来的人不少,一间房子都装不下。只不过陪着黛玉面见贾母的人只有两个人而已。
林黛玉从扬州到京城这一路上并非只有雪雁和奶嬷嬷伺候,还有许多人伺候。只不过这些人没有特别注明。
薛宝钗进贾府时,带了多少人呢?薛家进贾府带了四五房家人,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至于薛宝钗带了几个丫鬟,书中也没有明确写明。但是在后文中可以看到薛宝钗有两个丫鬟,一个是莺儿,一个是文杏。至于其他人则没有写。
薛家住在贾府的梨香院。梨香院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从房间数量来看,薛家三个主子,一共也没有带多少下人过来。
第48回,写道,薛蟠去做买卖,带走了薛蟠之乳父老苍头一名,当年谙事旧仆二名,外有薛蟠随身常使小厮二人,一共5人。
【薛姨妈上京带来的家人不过四五房,并两三个老嬷嬷小丫头,今跟了薛蟠一去,外面只剩了一两个男子。】
显然,薛家带来的男子只有六七个。老嬷嬷和丫鬟不清楚数量。
为什么大家认为林黛玉家穷,而薛家富呢?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如果是贫苦人家的人看到王夫人房里半旧的东西,就会觉得贾府很穷。因为王夫人房里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金光耀眼的,而是半旧的、很朴素的。
在穷人眼里,王夫人应该很穷。
在读者看来,贾府的小姐们走到哪里都跟着一群丫头婆子的,林黛玉见贾母,就带了两个下人,自然是穷的了。
由于薛家一出场,就说了,薛家是四大家族之一,家里巨富。虽然书里没有说,薛家带来多少人,就会觉得薛家肯定会带许多人来。
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传说也不一定属实。
脂砚斋讲过一个笑话。
近闻一笑话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曰:“你进京去可见些个世面否?”庄人曰:“连皇帝老爷都见了。”众人罕然问曰:“皇帝如何境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捎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茅厕的人都富贵无比。”
这个笑话什么意思呢?显然是脂砚斋讽刺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他们完全靠着自己匮乏的想象力,来想象上流社会贵族的生活。
脂砚斋说完笑话,紧接着又批道:【试思凡稗官写“富贵”字眼者,悉皆庄农进京之一流也。盖此时彼实未身经目睹,所言皆在情理之外焉。】
王夫人屋里看似寒酸,实则透露着富贵。更能表现出贾府这个“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富贵之家的真正气象来。
只有暴发户家里,才到处都是“商彝周鼎、绣幕珠帘、孔雀屏、芙蓉褥”等俗物。时时刻刻地表现自己有钱,富贵。
凡是认为林家穷的人,都如同进京的农人一般,皇帝没有“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捎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就不是皇帝了。黛玉没有带一大帮人来见贾母,林黛玉就只带两个人下人了,林家就穷了。
总而言之,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贫穷让我们误会了四代列侯林家的富贵。
林家是钟鸣鼎食人家,不是穷人。林家四代列侯,人口又少,每一代人都有出息,都不是纨绔子弟,家底丰厚,肯定不会穷了。
再者,高门嫁女,低门娶妇。贾敏能嫁进林家,证明林家绝不比贾府穷。
贾敏是贾府出去的女儿,她在娘家有多少丫头婆子,在婆家也会有多少佣人伺候。黛玉也同样有多人伺候着。
没写林黛玉带许多人进贾府,表现的是林黛玉的低调。如同林黛玉到薛姨妈家做客,紫鹃送手炉来,林黛玉说的那句话。
紫鹃派雪雁来给黛玉送手炉来,黛玉笑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鬟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林家虽然是钟鸣鼎食人家,但也是诗礼书香之族,一贯低调,不张扬,他们并非穷人。
贾敏是贾府的第3代人,贾府是有100历史的贵族。
林如海是林家的底5代人。林家是有150年历史的贵族,比贾府的历史还要悠久。
林家是儒家,贾家是皇家,薛家是宦官,哪个高哪个低,哪个长哪个短,哪个穷哪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