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
【清・赵翼】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译文:小时候学习诗词,常常觉得词句难以表达得完美无缺,只以为是自己的工夫未尽,缺乏足够的努力。
直到年老时,我才明白,创作并非仅凭个人的努力,而是天赋与机遇的结合,三分是人力,七分是天命。
赏析:《论诗》是清代诗人赵翼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在年轻时与年老时对创作的不同认识。通过这首诗,赵翼探讨了“努力”与“天命”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的感悟。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在这两句中,赵翼回顾了自己年轻时学习诗词的艰辛与困惑。年轻时的他,初涉诗词,常常觉得自己的表达难以完全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里的“学语”不仅指学诗,也反映了对诗意世界的探索和理解。赵翼通过“苦难圆”一词,表现了自己在诗艺修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局限。
年轻的他认为,自己的诗词之路未能完美,是因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功夫,技艺尚未全面。赵翼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个普遍的感受:在年少时,常常将未能达到目标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足”,以为只要再加努力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这两句则是赵翼年长后对创作的深刻体悟。他明白,诗词创作(乃至人生中的成就)并非仅凭努力就能获得,而是需要天命与机遇的配合。赵翼的“非力取”表达了他在年老时对创作的另一种认识:成功不仅仅依赖个人的努力和技巧,更多的是命运的安排与机缘的作用。这里的“三分人事七分天”是赵翼对命运与努力之间关系的总结。他认为,人力虽然重要,但最终的成就还要依赖于外部的天命和机缘。这种感悟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努力的智慧,强调了诗歌创作中天赋与命运的作用。
这首诗反映了创作与人生的一种哲理:年轻时,人们往往过于注重个人的努力和技巧,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来实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很多事物的成就并非单纯依靠个人的努力,它们更多地依赖于天命、机缘和外部的条件。
赵翼的这番感悟,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努力固然重要,但命运同样不可忽视。在创作道路上,天赋、机遇、时势等外部因素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至于结果是否能如愿,更多的是由命运和机遇的交织决定的。
作者简介: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安定书院。赵翼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在诗歌创作上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他的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赵翼的著作《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