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4月2日,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6岁的女孩小依(化名)蜷缩在病床上,她的脸被纱布层层包裹,只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睛。母亲任成凤颤抖着握住女儿的手,耳边回响着医生的话:“面部全毁,右手可能需要截肢……”这一切的源头,竟是一顿看似寻常的家庭火锅。

内容取材于网络
一顿火锅与一个疏忽姥爷为满足外孙女的心愿,特意准备了酒精炉。火锅沸腾时,姥爷发现炉内酒精即将燃尽,未等火苗完全熄灭便匆忙添加液体酒精。一瞬间,残留的火星点燃了酒精壶,爆炸的火焰裹住了离炉子最近的小依。

内容取材于网络
酒精炉操作不当的隐患,在这一刻酿成悲剧。类似的事故并非孤例:2021年安徽六安一名8岁男童因家中酒精爆燃导致全身80%烧伤;2020年济南一家四口因快餐店火灾全部重伤,6岁儿子烧伤面积达95%。这些案例背后,暴露出家庭与公共场所对易燃品管理的普遍漠视。
14小时抢救与破碎的童年爆炸发生后,小依全身40%皮肤重度烧伤,面部严重毁容。急救车呼啸着将她送进医院,历经14小时手术才保住性命。母亲任成凤瘫坐在手术室外,姥爷捶胸痛哭:“都怪我!我这老头该死啊!”

内容取材于网络
小依的成长轨迹原本充满希望:父母虽不富裕,却将全部积蓄投入她的教育;她乖巧懂事,热爱跳舞,梦想成为舞台上的小明星。然而,一场事故让她的未来戛然而止。治疗中,她多次哭问:“妈妈,我变丑了,你不要我了吗?”

内容取材于网络
责任在谁?事件曝光后,网友争论不休。有人指责老爷缺乏安全意识:“酒精炉早该淘汰,为何还用?” 也有人质疑商家责任:“为何不普及电磁炉?” 更有人联想到校园安全事件——2024年广东韶关一名六年级男生将滚水泼向6岁女孩,校方却称此为“恶作剧”,引发公众对安全教育缺失的愤怒。
争议背后,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对风险教育的集体怠慢。酒精炉说明书上的警告、火锅店的安全提示,往往被“习惯了”“不会出事”的侥幸心理掩盖。

内容取材于网络
200万治疗费与无法愈合的伤疤小依的后续治疗需多次植皮手术,费用高达200万元。这个农村家庭掏空积蓄、四处借款,仍难以负担。更残酷的是,身体的创伤或许能随时间淡化,但心理的阴影将伴随终生。母亲任成凤说:“孩子再也不敢照镜子了。”

内容取材于网络
我们还要付出多少代价?一顿火锅,毁了一个孩子的容颜,压垮一个家庭的重担。当我们在热气腾腾中享受团聚时,是否忽略了近在咫尺的危险?小依的悲剧,是偶然,还是对漠视安全的必然惩罚?若隐患不除,下一个“小依”又会在何处哭泣?

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