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今年已经72岁了,因为一直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家人对他的心血管健康平时也很上心,想让张先生维持良好的心血管状态,在饮食方面当然也会要求张先生一定要控制好。
但偏偏,张先生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吃肥肉。
他的家人和儿女认为,肥肉当中含有的胆固醇很高,十分不适合蒋先生这样的高血脂患者,甚至会对他的心血管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不过网络上一直有吃肥肉,不会影响心血管健康的说法出现。
这让张先生一家人陷入了迷茫,也不知道这肥肉究竟该不该让张先生继续吃了。

其实,早在2017年的八月份,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就曾经发表过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对于18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数据统计,来总结他们的营养习惯并且尊重人们的心血管健康情况,最终研究团队发现:
每天摄入水果蔬菜和豆类,确实会对健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是这些食物每日摄入量一旦超过500克,就不会对身体再带来更为明显的好处。
其次,摄入脂肪的数量和种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并没有绝对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高脂肪食物,有可能并不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此研究人员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到居民饮食习惯中,脂肪和饱和脂肪的占比反而更高,只要我们愿意将每日的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摄入量的30%以下,脂肪摄入可能不会对心血管疾病造成危害。
甚至,适当的摄入饱和脂肪还能降低中风的风险,因此十分严苛的控制饮食当中的脂肪比例,反而没有必要。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脂肪摄入过多或者过少,对于健康就毫无伤害,根据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人的脂肪摄入已经在逐步增加,如果我们可以将每日的脂肪摄入量控制在35%以下,那么就可以在适当增加肉类摄入量的同时,降低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似乎从这一角度和研究结论来看,日常生活当中适度的摄入脂肪,摄入肥肉这类食物,对于心血管健康并没有直接的负面作用,追求饮食均衡,不过度控制饮食,或许才是健康饮食的奥秘。

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肥肉有了越来越多的误解,尤其是这些年来,肥肉甚至成为了“不健康饮食”的代表,但其实这些或许只是我们对它的误解。
1.猪油里只有饱和脂肪酸?
很多人认为肥肉不健康,就是因为体内含有大量的猪油,而他们认为猪油当中只含有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但其实,猪油当中含量最高的其实是不饱和脂肪酸。
这一点,其实从猪油的形态当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饱和脂肪酸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凝固,但其内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越高,脂肪就越不容易凝固,也就是说如果猪油当中含量最高的是饱和脂肪酸,那么它在室温下的表现就应该是坚硬的物体,而非现在这样的柔软半固态。
而我们知道,对于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当摄入,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2.吃肥猪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好处?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过多的摄入饱和脂肪酸当然是十分危险的。甚至有心血管疾病的专家建议,饱和脂肪酸每日的摄入量不能超过总膳食能量的10%,但是我们刚刚已经了解到,猪肉当中除了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酸以外,其实最主要的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
此前,在国外的一些研究当中已经证实,肥猪肉当中含有一定的硬脂酸,可以促进改善动脉硬化,适量的摄入肥猪肉,可以控制膳食饱和脂肪的比例,对于心血管疾病反而有些帮助。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猪油当中毕竟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我们过度的摄入肥猪肉,还是有可能会存在高热量、高脂肪、高血糖的风险,摄入过多不但不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也会导致体重不断增加,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3.肥肉炼油更营养吗?
肥肉炼出来的又被称为猪油,而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它可以为人体提供非常高的热量,但是胆固醇含量一般也偏高。同时,猪油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能给人体提供保证健康的脂肪酸,平衡人体代谢。
从营养角度来说,猪肉炼出来的油可能确实更有营养。
但就如同我们刚刚已经知道的那样,猪油当中含有饱和脂肪酸,也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一旦摄入过多,就有可能会导致人体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血压、中风等患病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从健康角度来说,中国膳食指南当中明确表示,健康成人每天最好摄入猪油量不要超过20克,这样才能为膳食平衡,既为身体补充营养,也不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以前的人们为了长寿,追求吃素,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适当吃肉吃肉,维持膳食平衡,才是长寿之道,但是吃肉也要讲究方法,以下这三种肉吃多了,或许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
1.红肉
此前,芬兰的一位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如果用豆制品代替红肉,既能保证人们每天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氨基酸,也不会对骨骼代谢造成负面影响。
该研究团队一共聚集了上千名芬兰男性,进行了六周的饮食研究,他们将研究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摄入红肉,而另一种则用豆制品代替红肉的摄入,而在六周的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发现:
红肉摄入过多,虽然保证了人们每天的氨基酸摄入,但是却会对骨骼代谢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骨骼健康,但是食用豆制品的那种,却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芬兰的研究小组建议,人们可以适当的降低红肉的每日摄入量。

2.加工肉制品
所谓的加工肉制品,其实指的就是火腿、香肠、腊肉等食物,这些食物在加工过程当中,不仅仅已经失去了新鲜度,还应为添加了各种添加剂,导致含盐量普遍偏高。
一方面,高盐食物会损害胃黏膜,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另一方面,高盐食物还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身体机能受损,甚至还有加速衰老的可能性,所以平时建议是用新鲜肉类代替加工肉食,才是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这些食物让你离“冻龄”越来越远[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0(12):66-67.
[2]范志红.有关肥肉和脂肪的7个理解误区,你有没有陷进去?[J].健康人生,2019(02):42-43.
[3]宋世锋.多吃主食死得早?多吃肥肉活得长?[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35):56-57.
用户10xxx04
废话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