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主席在武汉请小学生吃油条,小学生不屑道:我可不吃!

赋墨尘 2025-02-06 15:41:45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抵达武汉进行视察工作,随后参观了著名景点黄鹤楼。

建国后,主席首次访鄂,李先念陪同前往。

游览时,毛主席见一卖油条大爷,遂上前交谈。此时,一系红领巾的小同志蹦跳而过,毛主席立刻将其拦住。

小同学,你是否愿意购买油条?我愿意请客,请你品尝。

小同学语气中带着不屑:“我可不吃油条。”他的态度表明,他似乎对这种食物不太感兴趣。

主席正欲询问原因,他忽有所觉,惊喜言道:“莫非您是毛主席?”

毛主席微笑地望着小同学,问道:“你何以认定我便是毛主席?”

小同学举手指向毛主席下巴并言及一事,毛主席闻言大笑,默认了自己的身份。

群众纷纷围拢,将毛主席一行紧紧包围,罗瑞卿大惊。随即,意外不期而至。

【毛主席“微服私访”黄鹤楼】

二月,毛主席视察广州后乘火车北上,抵达汉口大智门火车站,随即按中南局安排,入住招待所进行休息。

次日清晨,毛主席乘车抵达湖北省政府,刚下车,李先念便迅速上前,热情迎接,引领主席步入大厅。

与毛主席一同前往的有周总理、公安部长罗瑞卿等,他们在省政府视察后计划游览黄鹤楼,以亲身感受这座千年文化古迹的闻名魅力。

星期天,黄鹤楼游人众多。毛主席等人抵达楼外,见行人络绎不绝,景色如画,和谐美好,令历经风霜的他们倍感愉悦。

黄鹤楼外,众多小商贩摆摊售卖,毛主席见一卖油条老者,上前询问:“解放前,您以何为生?”

老大爷毫不犹豫地答道:“我卖的是油条。”

“您从前卖油条,至今仍卖油条,岂非尚未改变境遇?”毛主席听后,立即追问。

老大爷瞬间兴趣盎然,

解放前我卖油条,国民党兵来抢,一根不剩。如今共产党战士不同,讲道理且付钱购买。这变化,不就是翻身吗?

毛主席闻言点头,赞许道:“老人家所言极是!”话语间透露出对老人话语的认可与肯定。

突然,一名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急匆匆地从毛主席身旁掠过,毛主席迅速拦住他,以和蔼的态度与他交流起来。

这一交谈之下,不慎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小学生望向毛主席,指出其下巴处:“您这里有一颗痣。”

毛主席听完小学生答复,笑声爽朗,以此默认了自己的身份。

老大爷认出眼前人为毛主席,内心激动不已,身体微微颤抖。

他猛然放下油条竹篮,猛地扑倒在地,紧紧抱住毛主席的腿,喊道:“您是毛主席!”

大爷一喊,周围群众迅速聚集,纷纷认出并传呼:毛主席来了!

不久,毛主席等人被群众紧紧包围,现场人满为患,且远处仍有群众不断赶来。

有人高呼“毛主席万岁”,激起群众热情,呐喊声瞬间响彻黄鹤楼,声浪扩散,惊飞江边水鸟,振翅高飞。

汹涌的人流让同行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大惊,他身为毛主席此次外访的安全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

望着当前场景,罗瑞卿迅速向周总理建议:总理,人数众多,我提议立即实施戒严措施。

与罗瑞卿的严密防备相比,周总理显得从容,他指示无需戒严,让先念同志解释情况,并引导大家适当分散即可。

李先念同样忧虑此事,闻言即刻挺身而出,高声宣告:诸位安静!伟大领袖毛主席今日亲临湖北,探望各位乡亲!

毛主席举起大手,向人群挥动,清晰有力地喊道:“乡亲们好!”

浑厚之声如轰雷响彻,震撼着每位群众的心房。

李先念高呼:乡亲们,场地狭窄,人多拥挤,若有不测,好心将变坏事。请大家散开,为主席让道!

话音刚毕,人群在毛主席前迅速向两侧分开,乡亲们主动让出一条直路,外围人群亦散开,罗瑞卿紧绷的心这才稍有舒缓。

乡亲们让路,李先念领先,省公安厅长陈一新殿后,护送毛主席一行居中。抵达开阔地带,毛主席方坐轿车,返回省政府休息。

然而,尽管李先念要求群众散开,意外事件仍不幸发生。

认出毛主席的小学生遭汹涌人群挤压,不慎倒地,胸骨因踩踏而折断。

毛主席一向爱戴群众,最担心之事终发生。得知情况,他即刻命李先念安排专人,送小同学至湖北医学院接受救治。

李先念遵照毛主席指示告知院长朱裕璧:务必治好小同志,所有治疗费用将由省政府承担。

经医院及时治疗,该青年很快恢复健康。

卖油条的老大爷因认出毛主席太过激动,甩开竹篮致油条全损,故也获100元补偿。

获得补偿后,老大爷深受感动,反复言说:毛主席真正为我们考虑。

回省政府后,毛主席充分休息,随后听取李先念等领导的工作汇报,对湖北省的整体情况有了基本认识。

次日,毛主席指示李先念,欲于省委会见一人,命其进行相应安排。

李先念获悉此人身份后颇感意外,原来毛主席要见的并非高官显贵,仅是位普通的县委书记。

该县委书记未曾预料,自己竟会被毛主席直接点名并要求会面。

【不一般的县委书记】

赵学义是被毛主席亲自点名要求会见的人物。

县委书记通常与毛主席无交集,但赵学义例外。两人因李云鹤而有所关联,李云鹤为毛主席所熟知,赵学义亦因此引人注目。

因此,毛主席视察湖北时,因近邻武昌,决定会晤其夫人昔日上司。

赵学义对即将的会见毫不知情,也未意识到自己是李云鹤的领导。省委来电时,他正欲端碗用餐。

【毛主席的无微不至】

电话中,省委同志通知赵学义即刻前往省委,因有首长特别要求与他会面。

赵学义闻言一怔,问道:“是哪位首长要见我?”

省委同志催促道:“无需多问,速上车,首长正等候。”

赵学义挂电话后,迅速吃饭,接着拿起新外套冲出家门,乘车直奔渡江码头。

码头上,一艘轮渡专为赵学义等候。渡江毕,一黑车旁两人迅速迎上,将赵学义带入车内,随即车辆朝着省委所在地疾驰。

几分钟后,赵学义抵达省委会客厅,心中疑惑未解:究竟是哪位高层领导特意要求与我见面?

他思索之际,一位同志步入,道:“赵学义同志,请随我来,首长正等候。”

赵学义迅速站起,随来人至一小房间前,敲门后,他喊道:“报告,赵学义同志已到。”

“请进!”屋内传来浑厚的答复,带着明显的湖南口音。

赵学义推门而入,目睹首长面容,心脏猛地一颤:竟是毛主席要见他。

赵学义因意外愣在原地,双手无措地四处摸索,显得局促不安,神情极不自然。

毛主席见赵学义局促,大笑几声后主动走近,这让赵学义更加忐忑:该行何种礼?敬礼或是鞠躬?

赵学义在毛主席主动伸手后摆脱了尴尬,迅速伸出双手紧握,连声道:“主席好!”

学义同志,你好。毛主席温和地回答,声音轻柔而清晰。

两人就座后,赵学义刚落座,毛主席即令警卫员泡茶相待,并取出香烟递予赵学义。

赵学义接过香烟,发现是主席钟爱的“大中华”牌,随即将其放置于桌上,未敢擅自享用。

毛主席不禁幽默地说:

学义,何不抽烟?莫非惧我?同为同志,彼此平等,有何可惧?且我毛泽东,有何可怕之处?

随后,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给赵学义书记点烟。”赵学义闻言心安,遂拿起烟开始抽吸。

毛主席开始向赵学义询问武昌县人口、经济及群众生活状况,赵学义详细回答,无论何问题,皆能对答如流。

忽然,毛主席改变了话题方向:

该县干部是否已开始学习理论知识?

赵学义沉思片刻后表示,目前已在学习阶段,正在学习马林科夫于苏共十九大上发表的工作报告内容。

“此报告主要传达了何种精神?”毛主席继续询问。

赵学义被问住了,大脑迅速思考主席的用意,决定从“主要”二字入手:报告核心体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毛主席听后微微一笑,未多言。

确实,这种精神正是我党的生命力所在,你的观点无误。它对我党至关重要,无可争议。

赵学义继续阐述见解,恰逢警卫员进门通知:“主席,已到用餐时间。”

毛主席果断地指示道:

今日赵书记恰在此,正好共进午餐。现将饭菜送入,与赵书记一同用餐。

赵学义急忙摇头示意:“主席,我已用餐完毕。”

毛主席望着赵学义,笑容满面地说:“别骗我,省委来电时,你正端碗欲食,对吧?”言语间带着几分打趣的意味。

主席发话后,赵学义不便推辞。此时,警卫员送进四菜一汤及热气腾腾的米饭。

主席指示警卫员:“先为客人盛饭。”

赵学义连忙站起,推辞道:“主席,您请先。”

毛主席笑道:“今日我为主人,你为宾客,主人岂有不先为宾客盛饭之理?”

赵学义坐下,接过警卫员的碗,细嚼慢咽地用餐,举止文雅如大家闺秀。毛主席见状笑道:“学义同志,何须如此客气?”

尽管毛主席如此说,赵学义用餐时仍忐忑不安,这顿饭无疑成为了他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餐。

餐后,毛主席吩咐警卫员送上茶水,并赠予赵学义一根香烟。赵学义接过并抽了一口,随后,毛主席话题骤转。

学义同志,今日自你处获益良多,占用你半日时光。望你归后,代我向武昌县人民致以问候。

赵学义迅速站直,坚定地说:“主席,我定会将您对武昌人民的问候转达到位!”

说完,赵学义再次僵立,直至毛主席主动伸手,他才回应,紧紧相握。

片刻后,赵学义欲转身掀帘离去,毛主席忽又叫住他:“学义同志。”

赵学义转身望向毛主席,沉默不语。毛主席笑着询问:“你是不是没带渡江的钱?”

赵学义在身上翻找,对主席说:“我带了……”毛主席注视着他,面带笑容。

你骗不了我,我知道你匆忙而来,未及带钱。那你回去时如何过江?毛主席笑道。

毛主席随即指示身边的警卫员,让其给予赵书记一些钱款,以供其过江之需。

警卫员掏出一张鲜绿的纸币递给赵学义,他略显羞涩地收下,连声道谢主席后,便离开了。

【毛主席的武汉情缘】

赵学义心中一直有个疑惑:为何毛主席会特意点名要见他。

多年后,他知晓土改工作小组李组长的真实身份,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数年前,中央为推进土改运动,派一工作小组至武昌,含两位女同志:组长李同志及其警卫员。

工作组到湖北后,先在省委短暂休息,随后被派往武昌县执行任务。因此,赵学义在名义上成为了李组长的上级。

赵学义对李组长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而真正了解她身份的,仅四人。

这四人包括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副书记刘西尧、秘书长刘真,以及负责安全工作的陈一新。

工作组驻武昌时,北京来信均署“李组长”收,无名无职;湖北省委发至工作组的文件,亦遵循此例,隐去具体姓名与职务。

显然,此举旨在保密,赵学义作为县委书记,并无权限接触此等级别的保密工作。

他视李组长为普通中央下派人员,未曾料到,李组长的真实身份远超其预想范围。

工作组于武昌历时三月,圆满完成一乡土改任务,效率颇高,彰显“李组长”非凡能力。

实际上,李组长真名为李云鹤,常用化名“李进”,这个名字大众或许不熟悉。

赵学义此次会面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他对武昌事务处理得游刃有余,获得主席高度赞赏。

后来主席对李先念说:“赵学义同志是位典型的县委书记,值得推崇与学习。”

毛主席视察湖北时,游览了黄鹤楼,听取了工作汇报,会见了赵学义,并在武汉多处地方留下了考察的足迹。

在武昌蛇山,毛主席经实地考察并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汇报,决定批准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

这座桥作为新中国首座长江大桥,其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为后续武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之行标志着毛主席开始视察该地,此后,视察湖北成为他的常规工作之一。

1927年,毛主席赴武汉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与杨开慧及子毛岸英、毛安青共度幸福时光,三子毛岸龙亦在武汉诞生。

为革命奔波后,毛主席于1953年重返武汉,并连续八年每年视察,期间共42次畅游长江,留下佳话。

武汉东湖宾馆成为毛主席除中南海外,居住频次最高、时长最久的地点之一。

如今,武汉已跻身全国重点城市之列,荆楚大地在新时代中奋进,不断开拓,迈向全新境界。

【参考资料:】

世纪行2004年11月15日记载,《毛泽东首次考察湖北纪实》,详述了毛泽东对湖北的初次视察经历。

0 阅读:35
赋墨尘

赋墨尘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