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字数多,篇幅长,插图自成系统,颇为引人注目。
目前这篇课文的作者注明是罗亚,很难查到这个作者的真实身份,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篇课文,竟然最早发表在文革期间的少儿刊物中。
这篇课文的原始版本,最早刊登在《北京儿童》1975年第7期上。
《北京儿童》由北京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1月份创刊,1979年9月份,编辑部整体转入《中国儿童》杂志。实际上相当于《中国儿童》的前身。
按照通常的说法,文革期间童话作品是急剧萎缩的,甚至被认为是一无所有。
我们找到一本吴其南著的《中国童话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07年版),该书曾经在1992年以《中国童话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之名出版,两书均直接略过了文革期间的童话论述,只在文革前的一个章回的末尾,粗略地提到了文革期间的童话,文中写道:
——十年动乱,文艺是受害最深的部门之一。在此期间,整个文艺都受到冲击,但是还很少有一种文艺形式像童话一样被逼到不准生存的境地,而且还真的做到了。童话在60年代初“新童话”以后便陷入困境,1964、1965年已很少有童话出现,十年动乱开始,童话便完全从儿童生活中消失了。大批判中,童话曾被罗织许多罪名,如想入非非,宣传迷信;描写王子公主,贬低工农兵;鸟语兽言,不符合科学。更有上纲上线,说某某童话是影射什么,某某童话是攻击谁谁。无知和专横既超过了1958年对“古人动物”的批判,也超过了1930年代初对“鸟言兽语”的讨伐。——
而对这一段论述抽了一记耳光,就是发表在1975年一份杂志上的童话,竟然还是目前教科书里的经典范本。
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很难想象,文革期间发表的童话,竟然一点不带当时的火药味,而且文章中的小动物,是怎样充满着人情味,洋溢着人际的温情,我想,这关键原因,还是这篇课文主打的是科普介绍,几个小动物在文章中担负着的是阐述自然现象秘密的职能,所以,用不着对应那个时代剑拔弩张的流行性语调风格。
这也是这样的文章,能够在今天的课本里,依然具有范本意义的原因。
作者罗亚除了这一篇童话发表在《北京儿童》上,还有多篇童话在这个刊物上推出。
比如发表在1976年第10期上的《勤劳的小蜜蜂》,而这个童话里的主人公,正是《要下雨了》里被删除掉的一个角色。
发表在《北京儿童》上的《要下雨了》,首先受到了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编写组的青睐,在1976年1月出版的《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第5册》收入了这一篇童话。
我们注意到这套教材的前言说明中,标明教材编写的时间是:1975年9月。
也就是说,刊物是在1975年7月发表了这篇童话,几乎处于一种嗷嗷待哺状态的北京市小学课本,立刻慧眼识珠,将课文收入囊中。
在文革的环境中,能将一篇童话收入到教材中,也足见这本地方性教材的勇气与胆略。
这套教材一直使用到1978年,出版了第三版。这一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文革后第一套统编教材。
而在这套教材《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第二册》(1978年8月版)中,也将这篇课文收入其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要下雨了》问世之后,就无缝衔接地纳入到教科书,一直沿用至今,这样的被教科书青睐的童话待遇,可以说很难找到第二篇。
对照原文,我们再看一看课文,会有意外的发现。
那就是虽然主体构思基调是一样的,但两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原文中,童话里的主人翁小白兔还遇到了一个角色,不过这个角色,在现行的课本里,已经被删除了。
下面,我们对原文与现在课文之间的异同进行逐句比对,括号内的是现在课文中的语句:
小白兔挎着小竹篮,在东山坡下割草。天气特别闷热,小白兔直起身子,擦擦汗。
(课本: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原作里,对“时间(闷热的白天)、地点(东山坡)、人物(小白兔)”这三个文章的要素,都有详细的交代,但在课本里,“东山坡”变成了“山坡”,具体指向的地名“东山坡”,简略为泛指的山坡,感觉课本是把童话原作,作了一定程度上的抽空处理,主要是抽空出一个没有固定地点的童话情境。
原作中“天气特别闷热”,还是比较准确地勾勒出大雨来临之前的环境状况,而课文里改成了“天阴沉沉的”,省掉了“热”这个大雨来临前的关键特征,此用语放在形容冬天的自然环境也能说得通。比如,小学课文《刘胡兰》中,也有这么一句“天阴沉沉的”,但这篇课文的时间节点,是冬天。两相比较,还是童话的原作更为准确一些。
我们注意一下,1978年版本里与童话原作还是比较接近的,用了“天气比较闷”这一说法。——
突然,头上飞过一样东西,把它吓一跳。什么呀?仔细一看,原来是燕子姐姐。小白兔大声喊道:“燕子姐姐,你干嘛飞得这么低呀?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课本: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原作的写法设置了一个悬疑,有一点故弄玄虚,但好处是增加了文章的起伏与波澜。目前的课文里,直接把原来的动态的情境描写,以一种和盘托出的方式,给交代出来了。——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里的水汽多,小飞虫沾上了水汽飞不高,我正在捉它们哩!”
(课本: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感觉原著中用“水汽”表达空气的湿度,比“小水珠”更能反映空气潮湿的具体现状吧。——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抬头一看,西边鱼塘里,鲤鱼浮到水面上来了,有的小鲤鱼还往水面上蹦。
(课本: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原著里说“小白兔抬头一看”,表现的是小白兔低头割草,然后抬头,也能说得通。——
小白兔走过去问:“鲤鱼大婶,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课本: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原作里称谓用的是“鲤鱼大婶”,对照上面小白兔喊燕子为“燕子姐姐”,可以说描写了一个比较有礼貌的可爱的小白兔的形象,现在课文里删除了称谓呢称,直接称呼名字,让小白兔的性格维度有所削减。——
鲤鱼说:“要下雨了,水里的氧气越来越少,我们只好到水面上来呼吸新鲜空气了。你快回家吧,免得淋雨。”
(课本: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听鲤鱼大婶一说,小白兔忙着往家跑。大路边,一群大黑蚂蚁正忙着搬家。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它们。大黑蚂蚁说:“我们也感觉到了,所以正往高处搬家,免得大雨把我们的窝淹了。谢谢你呀!”
(课本: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别谢,别谢。”小白兔加快了步子,它到果园去找好朋友小蜜蜂,叫它快回家,小蜜蜂说:“你先走吧,雨快来了,空气里水汽多,花开得多,这会儿正是采蜜的好机会呀!”
都说要下雨了,小白兔跑得更快了。妈妈已经等在门口,老远见了它就喊:“快,乌云上来了,要下雨啦!”小白兔竖起长耳朵,得意地说:“我早知道了,妈妈,您听我说,燕子低飞要下雨;鱼跳水,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蜜蜂天黑不愿回,要下雨。”妈妈听得笑起来,说:“真长了不少知识啊。”
(课本: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果园里的小蜜蜂一节,被课本删除了。这种删除,从1978年版本就开始了。——
这时,哗啦啦,哗啦啦,雨下起来啦!。
(课本: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从上面的对比来看,教材中的课文,删去了原作中小白兔遇到小蜜蜂的部分,实际上是把原作中能够辨识下雨症候的动物,给删去了重要的一环。
这就像二年级上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之前一直把原作中存在的石榴妈妈部分给删除了,2023年的教科书将这一部分给予恢复,使课文中罗列的植物更为全面,其实我们看看《要下雨了》,当初删除了小蜜蜂这一节,也应该出于精简的目的而进行操作的,毕竟课文太长,放在一年级课本里,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学习难度,因此,目前课本这样的设置也完全能够理解。
但这不妨碍我们对照原作,感受一下原作的原汁原味的风味,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课文跌宕起伏的韵味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