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旋风李逵的结局:手脚筋被挑断,不停地抽搐,如待宰的野猪一样

自由仙 2024-03-18 11:54:06

在《水浒传》的浩瀚人海中,李逵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被称作天杀星的他,身躯魁梧,心性矛盾,既有深厚的情谊也藏着残忍的倾向。他的形象,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锋利的一面,也有不可触碰的锐利。

李逵加入梁山的征途,充满了传奇色彩。一次偶遇,他与几位梁山好汉初识,一旁的歌女想要借歌声换取些许生计,未料触怒了李逵。他的暴躁如同暴风前的宁静,一巴掌的力道,几乎将歌女送入黄泉。这一幕,显露了他那冷酷的一面。

但李逵的义薄云天不容小觑。当得知宋江落入官军之手,他毫不犹豫挥斧而入,只身冲破敌阵,誓要将宋江救出。他对宋江的忠诚,不仅仅是盲目的追随,更是对宋江人格的尊敬和认同。他的勇猛,正是基于这份对正义的执着。

在一次下山的途中,李逵经过一小村落,听闻有盗匪假冒宋江之名,作恶多端,其中一桩便是掳走地主之女。李逵的误解,让他怀着满腔怒火回山质问宋江,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他的直率与勇敢,在此刻展露无遗。面对自己的冲动,李逵表示愿意接受任何处罚。然而,宋江深知李逵之心,最终选择了原谅。

在《水浒传》的故事尾声,李逵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他在跟随宋江东征西战中虽然立下汗马功劳,但命运却以一种悲剧收场:被他深信不疑的宋江所毒害。面对死亡,李逵没有表现出一丝悲伤,反而认为能与兄弟同日离世,是一种荣耀的归宿,这一段描述极大地展示了李逵的豁达和对兄弟情谊的深厚感情。

然而,《水浒传》流传后的几个世纪中,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出身军人家庭的文人俞万春,却给李逵另外编织了一个更加凄凉的结局。俞万春创作的《荡寇志》中,李逵的命运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种更为惨烈的悲剧。

俞万春的背景非常特殊,他的家族世代为军,参与过多次对南方农民起义的镇压。当时,正值清朝晚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让他对这些起义抱有极大的敌意。在他看来,《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成了许多起义军领袖反抗朝廷的灵感来源。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荡寇志》的诞生似乎是俞万春个人对现实的一种回应,也是他对《水浒传》中英雄人物命运的一种重构。在《荡寇志》中,李逵的结局被描绘得更加悲惨,仿佛是在告诫那些崇尚起义、渴望通过暴力改变命运的人们,英雄最终的结局往往是血与泪的代价。

在清朝嘉庆年间,俞万春深感《水浒传》之流行可能动摇大清基业。为此,他决定以笔为剑,创作一部《荡寇志》,意图以更加悲惨的结局为梁山好汉们重新定位,传达出叛逆无益,忠诚为上的讯息。

《荡寇志》中,梁山英雄的命运被彻底颠覆。有的英雄被捕后遭受无尽的折磨,有的则在迷茫中选择了归顺官府,更有甚者,为了赢取官方的信任,背叛了自己的兄弟,将他们送入了官府的铁笼。

李逵,在这部作品中成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原本在《水浒传》中为正义而战,救助弱小的豪杰,变成了一个残忍的屠夫,每每冲在屠杀和劫掠的最前线,成了乱世中的一抹血色。

俞万春对李逵的厌恶溢于言表,他安排的结局异常惨烈。在《荡寇志》的结尾,李逵落入了官军的重围,被活捉后遭受了极为残忍的对待。官军将他五花大绑,断了他的筋骨,让他在痛苦中等待死亡的降临。

最终,李逵被送往京城,皇帝命令以凌迟之刑处死。据说,七百多刀下去,李逵才终于断了气。这个结局,与《水浒传》中的李逵相比,显得更加残酷,也更加悲哀。

通过《荡寇志》,俞万春不仅是在改写梁山好汉的结局,更是在表达他对于忠诚和叛逆的深刻理解。他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法,告诉人们忠于朝廷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忠贞与反叛的复杂看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阅读:621
评论列表
  • 2024-03-19 07:39

    三十岁前读《荡寇志》一半时读不下去了,大骂俞万春。三十年后慢慢明白梁山所谓好汉们中恶魔不少,地痞居多,死有余辜

自由仙

简介:揭秘历史真相,品读社会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