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张瑜去美国发展,给白人打工,白人:为何不给中国人打工?

记录影视圈 2025-01-14 12:04:52

在 80 年代的中国影坛,张瑜堪称传奇般的存在。她凭借在《庐山恋》里饰演的周筠,那青春活力、敢爱敢恨的模样,还有《巴山夜雨》中刘文英复杂多面的形象塑造,直接将百花奖和金鸡奖的 “最佳女主角” 奖杯收入囊中,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超级大影后,是无数观众心中的女神。

可谁能想到,就在 1985 年,她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 —— 远赴美国发展。这一去,她告别了国内的鲜花与掌声,毅然踏入了一个陌生且充满挑战的新世界,而她做出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呢?

逐梦好莱坞?背后另有缘由

这背后的缘由,得从一封来自美国亲戚的信说起。那位亲戚在信中,向张瑜描绘了美国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还热情邀请她来美国深造电影艺术,并且拍着胸脯保证手续之类的都包在自己身上。这封信,就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张瑜内心对那片广阔艺术天地的向往。

要知道,当时国内的影视行业虽说也在逐步发展,但和好莱坞这样的成熟影视基地比起来,在技术、理念等诸多方面,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张瑜虽然已经是国内影后,可她心里清楚,自己不能就这么躺在荣誉上睡大觉。她渴望突破国内影视圈现有的局限,去学习更先进的表演、制作知识,让自己的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不过,这毕竟是个重大决定。当时张瑜已经结婚,丈夫是张建亚,两人十分恩爱。张瑜怀着忐忑又坚定的心情,和丈夫促膝长谈。张建亚听闻妻子的想法后,满脸担忧,他低沉地说:“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去,国内的一切都得放下,到了美国,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困难肯定少不了,万一……” 话还没说完,张瑜就起身轻轻捂住了丈夫的嘴,她眼眶泛红,却语气坚定:“我知道,可我真的想去闯闯,我还会回来的。” 就这样,在 1985 年,张瑜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对丈夫的承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奔赴那个未知却充满诱惑的新征程。

初到美国,深陷困境

可刚到美国,现实就给了她重重一击。语言不通成了她最大的 “拦路虎”,走在街头,周围人叽里咕噜的英语在她听来就跟外星语似的,她只能勉强听懂几个单词,每次交流都像是一场 “鸡同鸭讲” 的闹剧。去超市购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收银员的询问,她常常只能靠比划和蹦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尴尬得满脸通红,那种无助感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但张瑜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迅速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每天抱着个录音机,像着了魔一样,白天黑夜地听,走路听、吃饭听、睡觉前还听,走在路上都念念有词,跟着一遍又一遍地模仿。不仅如此,她还一咬牙,拿出自己在国内拍戏攒下的积蓄,报名参加了语言学校,系统地学习英语语法、发音。在课堂上,她就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眼睛紧紧盯着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口语练习时,她也不再羞涩,厚着脸皮主动和同学尬聊,哪怕一开始那带着浓浓中式口音的英语能把人逗乐,她也毫不在乎,反而更起劲地纠正。

除了学英语,解决生计问题也迫在眉睫。美国的消费可不低,为了赚取学费养活自己,张瑜放下了影后的架子,只要能挣钱,啥活都肯干。她当过保姆,每天早早起床,忙着伺候小孩、照顾老人,打扫卫生、做饭,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还得强装笑脸;也做过家政,在别人家里擦擦洗洗,双手常常被清洁剂泡得发白;还兼职当家教,用那还不太流利的英语给学生上课,为了备好一堂课常常熬夜到半夜,眼睛都布满了血丝。

有一回,她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保姆,正手脚麻利地忙活着家务,白人雇主走过来,一脸和善地和她唠起了家常,从日常工作聊到生活趣事,两人正聊得开心,雇主突然一脸疑惑地问她:“你咋不去中餐馆给中国人打工呢?” 这问题就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张瑜,让她当场愣住了。她心里一哆嗦,想着自己在中国那可是红透半边天的大影后,要是在中餐馆打工,万一碰到中国留学生或者游客,自己这曾经的光环岂不就成了尴尬的负担,说不定还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那场面,想想都觉得难堪。在白人家庭就不一样了,没人知晓她过去的辉煌,她能像个普通人一样默默努力,安心学习和生活。

白人雇主灵魂一问,刺痛张瑜自尊

在白人雇主抛出这个问题的瞬间,张瑜的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一样,闪过那些在中国辉煌的时刻。舞台上的聚光灯、影迷们热情的尖叫、颁奖礼上沉甸甸的奖杯…… 而现在,要是站在中餐馆油腻腻的餐桌旁,手忙脚乱地端盘子、点菜,被曾经追捧自己的观众看到,这落差实在太大,她的自尊心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且,中餐馆的工作环境往往嘈杂忙碌,员工之间交流大多用中文,这对一心想学好英语融入美国社会的张瑜来说,也没有太大帮助。她深知,想要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真正扎根,语言是关键,只有在全英文的环境里浸泡,才能最快地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所以,即便白人雇主的问题让她一时有些窘迫,她还是坚定地守着自己的选择,继续在白人家庭里默默努力,向着心中的那个梦想艰难前行。

困境中逆袭,学业爱情双丰收

就这样,张瑜靠着自己这股子拼劲,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成绩还特别优异,门门都是 A。她兴奋得不得了,赶忙写信给张建亚报喜,字里行间满是自豪与喜悦。张建亚收到信后,满心都是对妻子的思念与支持,立刻回信鼓励她,还夹带着几张两人的合照,让张瑜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温暖。靠着自己辛苦攒下的钱,还有亲戚的帮忙,张瑜终于如愿以偿,离开纽约奔赴洛杉矶,成功考入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电影电视制作专业。

在学校里,张瑜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虽说英语比不上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那么顺溜,但日常交流、上课听讲啥的,已经完全没问题。她本来就是经验丰富的演员,对镜头的运用、表演的技巧、专业知识的理解,那可是相当在行,学起来比其他同学快多了,还时常能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让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她慢慢开始享受校园生活,穿梭在教学楼、图书馆、排练室之间,忙碌又充实。

不过,这大学课程可一点都不轻松,学校不光要求学生吃透理论知识,还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经常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编自导短片。张瑜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凭借自己留学的亲身经历,很快就捣鼓出了一部《一个留学生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她既是导演,指挥着演员们走位、表演,把握着整个影片的节奏;又是编剧,精心打磨着每一句台词,让故事更加真实动人;还是剪辑师,在一堆素材里挑挑拣拣,把最精彩的片段完美拼接。短片一经播出,立马在校园里引起了轰动,老师同学们赞不绝口,都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可在感情上,张瑜却陷入了深深的困境。1987 年 10 月,张建亚跟着中国代表团到美国参加电影展。张瑜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得整宿没睡,又是买菜又是做饭,满心欢喜地盼着和老公团聚。两人见面的那一刻,眼中的思念和爱意仿佛要溢出来,可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第二天,张瑜陪着张建亚到处游玩,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圣地亚哥的海滩、拉斯维加斯的繁华街道,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得像烟花,张建亚行程结束,不得不回国。张瑜站在机场,泪水决堤,哭得稀里哗啦,她是多么希望老公能留下来,陪她一起度过这异国求学的艰难岁月。可张建亚在国内也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责任,无奈只能狠心转身,留下张瑜独自在异国他乡,对着远去的飞机泪流满面。这异地恋的苦,就像一把钝刀,日复一日地割磨着他们的感情。1990 年末,这对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夫妻,最终还是没能扛过距离的考验,无奈选择了分开。他们心里明明还有彼此,可现实的无奈,让这段感情只能遗憾收场。

回国再出发,书写新辉煌

在美国摸爬滚打多年,张瑜顺利拿到了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电影电视制作专业的毕业证。虽说没在好莱坞闯出大名堂,但这几年的学习,让她肚子里装满了知识,脑袋里全是新颖的理念,创作灵感更是 “咕噜咕噜” 直冒。

1991 年,张瑜怀揣着复杂的心情,拖着行李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下了飞机,看着熟悉的街道、听着亲切的乡音,她眼眶一热,心里五味杂陈。可等她满心欢喜地准备重回影视圈,却傻眼了 —— 国内影视行业早就变了天,新演员、新作品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观众的口味也变得五花八门,她这个曾经的影后,一时间竟有些找不准方向,只能在一些影视剧里打打酱油,演些小配角,这落差,就像从云端掉进了泥坑。

但张瑜可不是轻易会认输的人,她咬咬牙,决定转型做制片人。刚开始,那也是困难重重,拉投资四处碰壁,找项目愁得头发一把把掉,组建团队更是状况百出。不过,张瑜充分利用在美国学到的专业知识,凡事亲力亲为,从选剧本开始,就像挑宝贝似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和编剧反复打磨剧情;选演员的时候,她跑遍各大艺术院校、剧组,挖掘有潜力的新人;拍摄过程中,她天天守在片场,从镜头调度到演员表演,从服装道具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瑕疵。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 年,张瑜担任制片人兼主演的电影《太阳有耳》出炉,还一举斩获第 46 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这可把张瑜激动坏了,她抱着奖杯,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多年的辛苦与委屈,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喜悦与自豪。此后,她又接连制作了多部影视剧,像《太阳火》口碑票房双丰收,《鲁迅》成了业界经典,她也逐渐在制片人领域站稳了脚跟,成立了自己的影视文化公司,成了影视圈里响当当的 “幕后大拿”。

回顾张瑜这一路,从 80 年代国内影后,到赴美打工求学,再到回国转型成为制片人,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艰辛无比,却又无比坚定。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怀揣梦想、勇往直前,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儿,没有到不了的远方。哪怕暂时迷失,只要初心不改,也终能在岁月的磨砺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0 阅读:3
记录影视圈

记录影视圈

用心创作,专注影视圈的人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