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日本专家涌入中国,表面看只是为了赚钱,其实也有其他目的

金毛TIMI 2025-04-21 10:50:31

中国现在发展得飞快,正满世界地招揽人才呢。因此,这些年来,咱们能明显看到,在中国的职场上,外籍人士是越来越多了。

2019年的数据显示,有14.5万的外国专家来到了中国工作,这里面有两成是来自日本的。

有人心里直犯嘀咕,为啥这么多日本专家都“离开”日本跑到中国来了?他们来这儿,难道仅仅是为了捞金,还是有别的啥打算?

【日本经济环境大不如前】

以前啊,中国有不少人会跑到日本去留学、找工作。但这几年情况倒了个个儿,好多日本专家不远万里地来到中国工作。这些专家可不是一般的打工人,他们里头有搞脑神经研究这些高大上的领域的高手呢。

说起来原因还挺多,往内部找找,日本经济不景气可是个大头。

日本的人口早就超过了一亿大关,但国土面积却非常小。想一想就知道,日本的人才竞争肯定很激烈,发展机会相对来说就少了,就业压力也就更大了。

以前,日本有过超牛的辉煌时刻,可惜没持续多久。到了90年代,那边资产价格猛涨后暴跌,整个经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过了好些年,日本经济还是没咋好转,而且中间还摊上了好几件大事。比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互联网那股热乎劲儿突然就没了,泡沫破了,还有2008年全球都闹金融危机,再加上2011年东京那场大地震。

新冠疫情爆发前,日本经济走得不太顺,有点萎靡不振。同时,社会上老龄化问题也挺严重。

2019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让日本的各行各业都吃了大亏。之前红红火火的旅游业、还有进出口贸易这些,都接连受到了重创。这样一来,日本的财政状况就更糟糕了,整体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拖到了疫情过后还没完全恢复。

2023年10月,日本政府发布了一份报告,里面提到第三季度日本的GDP跟去年比,掉了2.1%。

【日本科研学者的困境】

日本经济这些年不太景气,政府手头紧,就把钱大部分花在了别的地方。这样一来,给科研项目拨的钱就少得可怜,真是不够用啊。

和日本科学家比起来,中国科研人员的收入要高一些,他们能拿到的科研资金也更加充足。

说起以前的中国,那时候经济和科技水平都不咋地,导致好多厉害的科学家在国内没法大展拳脚,只能跑到国外去寻找机会。

科研项目再好,要是没了雄厚的资金撑腰,那也是难以维持的。资金不到位,项目根本就搞不下去。

日本在光催化领域有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叫藤岛昭,他多次在国际上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名声在外。但即便如此,他也碰到了个大难题,那就是科研经费不够,研究快进行不下去了。

藤岛昭为了改变现状,2021年领着三十几号人的研究队伍来到了中国。他们在上海理工大学获得了更棒的科研条件,待遇也涨了不少。

学校给他配备了顶级的科研设施和研究工具。他反复说,中国的科研项目对他特别有吸引力,能让他实现研究了好多年的梦想。

再说,有些日本专家跑到国外,其实还有别的原因。日本现在老龄化特别厉害,老年人得一直“撑着”工作,工作时间超长。

不过,好多老一辈的科学家手里握着科研成果,却碰到了退休得让位的难堪处境。他们心里头还惦记着参与科研项目,但年纪大了就被挡在门外,没办法,只能把目光投向海外,比如日本。

【中国成为了日本科研学者的优选】

这些日本科学家一个一个都往外跑,有的直接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家都知道,美国在科技研发上那可是遥遥领先,科研条件好得没话说,钱也多得是。

他们的科研工具和设施都相当高端。不过,越来越多的日本科研人员选择来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离得近,气候、文化这些方面都挺相似,再说科研氛围也很不错。

这些年,中国经济一直在往上走,2012年就坐上了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新冠疫情过后,中国经济慢慢恢复了元气,整体表现比日本还要亮眼。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告诉我们,2021年头三个月,咱们国家的经济长了一大截,涨了18.3%呢,总量都冲到了101.6万亿元的大关。

经济能力提升后,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研项目,砸下重金,广泛吸引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5G网络、生物技术和新能源这些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全球都引起了广泛。这些行业在中国发展得飞快,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5G网络快得让人惊叹,生物科技也不断突破,新能源更是带来了全新的能源革命。所有这些,都让中国在高科技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中国在人工智能这块儿是越来越上手了,而且还搞出了不小的产业规模。更让人骄傲的是,中国率先把5G通信技术用到了商业上。

中国各方面都在蓬勃成长,这让科研环境变得更加优良,科研市场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不少日本的科研专家瞅准了中国的发展潜力,都跨越重洋来到中国,专心投入科研工作。

他们打算利用自己的技术长处,瞅准新的发展良机,努力搞出更棒的研究成果,让事业理想更上一层楼。

【日籍人才引进是一把双刃剑】

以前美国之所以能够迅猛进步,全靠吸收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人才。培养科研的高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下功夫,得经过好多年,才可能见到成果。

引进人才的新方法,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快了,科研效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咱们都知道,日本在尖端科技这块儿那可是相当有经验,也很有实力。咱们中国的企业呢,可以学学日本的那些高科技思路,给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加把劲儿。

许多日本专家在中国迎来了他们职业生涯的新高峰。靠着中国的资金援助,被誉为“纳米机器人领域的领航者”的福田敏男,成功研发出了全球最细小的人造血管,并且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机器人行业的新生力量。

说实话,那些来到中国的日本专家,对中国的科研发展确实帮了不少忙。不过,有些中国老百姓觉得他们来的目的不那么单纯,这也不是没道理的。

打从老早以前,中日两边的关系就因为历史上的那些事儿,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虽说大多数情况下,两边都想着友好往来,多交流,但有时候国际上一出事儿,就容易起摩擦,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

总的来看,两个国家的政府和老百姓之间一直保持着挺好的、稳定的交流。咱们中国人民心胸宽广,热烈欢迎那些喜欢中国、愿意来中国发展的日本朋友。

另外,咱们也得留意大量外国人进来可能带来的问题。中国企业招揽人才时,得好好摸清楚他们的来历和目的,在保证咱国家安全和利益不掉链子的情况下,做到双方都有好处。

参考材料:

《这位日本大牌学者来了上海理工,他培养了仨中国院士》——科普小站上海理工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他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来自日本的顶尖学者。厉害的是,他手里还握着三块中国院士的“金牌”,都是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这下子,全职加入上海理工,肯定能给学校带来不少新气象。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这位大咖能在科研上搞出啥新花样吧!

2.《日本科学家藤岛昭投奔上海理工,来看看他的背景和主要成果》——海峡网藤岛昭这位日本科学家,现在已经加入了上海理工。想了解一下他的个人资料以及那些让人瞩目的成就吗?藤岛昭,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可是响当当的。他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突出的贡献。要说他的主要成就,那可真是数不胜数。他在材料科学、光电化学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发现和突破。藤岛昭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他的工作,可以说是为科技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藤岛昭选择了上海理工作为新的研究阵地,这无疑会给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我们也期待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3.《探索海外人才引育新路径》——产业创新深度剖析 . 2024 (第一期)这篇文章聚焦于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讲的是怎么在这方面搞点新花样。它出现在2024年的第一期《产业创新研究》里。文章里,我们深入聊了聊海外人才这事儿,探讨了怎么把他们引进来,又怎么把他们培养好,好给产业发展添把劲。

0 阅读:20
金毛TIMI

金毛TIMI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