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更懂你,上汽找到新增长密码

汽车未知数 2025-04-12 22:57:07

四月的上海,依然是江南岸般的繁花似锦;黄浦江风,依然轻柔地吹拂着东方明珠。而上海汽车集团,这颗中国制造工业的明珠,却在4月10日这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以一场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的上汽之夜方式,宣告品牌转型新战略:从技术平权走向价值共创,从传统车企迈向智慧出行生态的引领者。

很意外的是,这次上汽的领导们并没有铿锵有力的读出类似百公里加速、续航里程、激光雷达数量等冰冷却又逼人掀桌子的数字,反而像是在和与会者探讨眼下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借力新能源和智能化,中国汽车工业已然从“市场换技术”转向“全面领航”,那么,对于车企来说,核心竞争力该是什么?

显然,上汽的答案就是此次发布会的主题,即懂车更懂你。说实话,这个主题似乎很难和网红、热搜或者流量搭上关系,但这个世界应该有块硬骨头。

如何破解“懂”?

对此,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的关键词是平权。在他看来,平权的本质是新鲜事物的普及化过程,目的不仅是“我有,你有,大家有”,而是“我好,你好,大家好”,上汽除与大众、通用等合资合作伙伴继续共创,还要与跨界伙伴合力打造行业新生态,让全球顶尖技术加速落地应用,并与用户同行,努力满足并超越用户期待,并将搭建交互平台,让用户声音转化成产品基因。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的关键词则是新生。他用了一个比喻:一个鸡蛋,由外及内的打破,是食物;由内及外的打破,则是新生,破壳就是希望。平权将驱动整个产业业务模式的进阶,出行将成为一种服务,汽车将成为一个大号的移动终端,上汽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美美与共,共创美好出行。

前者提出奋斗目标,后者用格局和决心加以呼应,“懂”的内涵逐渐具象化。

如何更“懂车”?

从70年前的凤凰牌轿车到40年前的合资车,再到10年前首创的互联网汽车,上汽的造车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在当下,如何才能更“懂车”呢?

在上汽看来,“懂车”还包括生态共创和技术平权。活动现场,上汽朋友圈中的智能化小伙伴都来了,例如中国智能驾驶“四大高手”——地平线、大疆、华为和Momenta(地大华魔)等。

生态共创上,上汽采用的是"躯干自主+关节外协"的生态森林战术。具体来说,上汽分别与华为ADS深度耦合、与地平线联合开发征程芯片、与Momenta算法定制化训练等,听起来有些繁复,实际是各个小伙伴释放强项,用各自的一整套底层技术体系扎实布局,在上汽这个生态森林中,每个小伙伴都独立生长,但根系在地下交织成网。

与此同时,上汽的自研项目也已硕果累累,其中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即将落地,支持L3级自动驾驶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全新的线控底盘技术也将在2027年前全面应用;今年底新一代固态电池将在全新MG4上量产应用。到2027年,上汽首款全固态电池“光启电池”将落地。

发布会刚一结束,上汽智己就发出快讯,表示第四季度将在全新车型上部署线控底盘,并将在今年率先落地L3级量产自动驾驶,同时L4级Robotaxi即将投入运营。不难看出,上汽自研技术与生态伙伴能力融合后,真正实现了“技术平权”推动“技术进阶”,让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相对之前的技术引进和消化,或者是眼下流行的智能化单点炫技,这不可谓是一次彻底的行业规则颠覆。

然而,颠覆不仅仅于此。

如今,上汽正用"合资2.0"模式证明技术主权可以通过生态协同实现跃迁。其中,Momenta方案将在奥迪Purple、上汽大众ID.系列等产品上实现落地。地平线方案,在上汽大众等新车型上实现落地。华为智驾方案,在上汽奥迪A5等产品上实现落地……颠覆的同时,技术平权也推动了合作伙伴的技术进阶。

为何要“更懂你”?

在开场致辞中,王晓秋24次提到“用户”这个词。随后,上汽提出了“安全为锚、智趣为翼、情感为核、美学为帆”,这意味着上汽已然明白,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下半场,用户体验的差异化才是决胜关键。

在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上汽在发布会特意将“安全”作了单独的技术讲解,并提出安全三步走:第一步是“不怕撞”——靠钢筋铁骨打造物理防线;第二步是“不会撞”——靠VMC、ADAS等自研系统实现主动避险;第三步是“撞了也不怕”——通过全链路、精冗余的系统保障,构建智能化时代的“安全冗余”,这给每一个上汽用户吃了颗定心丸。

此外,用户希望“省钱”,上汽就努力打造“效率神器”,用相同的钱,跑更远的路;用户希望“安全”,上汽就努力打造“机甲卫士”,全方位守护出行每一程;用户希望“好用”,上汽就努力打造智能“全家桶”,让汽车真正成为聪明伙伴;用户希望“做主”,上汽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台,让用户声音转化为产品基因……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技术打底,每一项都比用户的期望值高一点,别忘了,上汽的全球用户基数已突破9400万。

将答案转为可执行力

既然问题的答案是懂车更懂你,那么,对于一家有着七十年造车经验的车企,接下来又该如何将其转化为可执行力呢?

发布会上,贾健旭用“三套拳法”概括上汽的转型路径。

第一拳,是面向自主的“内家拳”、通过“大乘用车板块”整合,将研发、供应链、渠道资源集中,实现降本和开发周期大幅缩短。商用车则以上汽大通为核心,构建技术共享、全球先进的商用车发展战略;

第二拳是面向合作的“外家拳”。上汽合作不仅限于技术合作和共享,还有技术“共创”,核心就是将用户所想由上汽来实现。上汽将继续拓展与华为、宁德时代、Momenta、地平线、阿里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坚持不设技术围墙、不做生态孤岛、不惧跨界竞争的“朋友圈”原则,借助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互补,打造全新用车体验;

第三拳是面向全球组合拳,无论是自主和合资品牌,不仅国内市场站得住,也要继续提升在全球市场影响力和表现。未来18个月的产品矩阵将全面体现这场基因革命的成果。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集团在内部展开了一系列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一方面加强跨界合作,另一方面销售终端越发透明化。今年一季度,上汽整车批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上汽整车批售38.6万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大涨30.8%,销量反超比亚迪重新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车企。

由此看来,上汽之夜不是一场秀,而是上汽对下一个发展阶段,来了一场开诚布公的思索与战略布局。不过,再精密的布局,最后还是以市场来做检验标准,如何在市场动态变化中继续“懂”下去,才是最大也是最终的考核。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