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临时跑路,换来了经典永流传的曹操
1990年夏天,央视要拍《三国演义》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娱乐圈。
但当时剧组最头疼的不是剧本,而是曹操这个关键角色。原本早就定好的李姓演员,在当时娱乐圈,那可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名角。演过不少古装戏,粉丝多得能围操场三圈。可是名气越大,人越难搞——导演组几次三番的约他试戏,他每次都拒绝了,甚至放话,“不试镜,要么直接拍,要么我选角色!”
最后实在没办法,导演组只能迁就他选了曹操。合同都签好了,道具服装都备齐了,结果开拍前三天,这位演员突然玩起了消失。剧组打电话不接,发消息不回,就像被人间蒸发。当时的王扶林导演正在无锡拍赤壁戏,急得直拍桌子,“这曹操要是跑了,咱们还拍个屁三国!”
鲍国安的逆袭:从大学老师到千古奸雄
这个时候的鲍国安,还是中戏的普通老师。跟三国剧组扯不上一点关系,平时就爱研究莎士比亚。所以剧组找演员时,他压根就没报名,还在忙着排他的话剧。
历史性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剧组聚餐,有工作人员随口提了句,“咱们的曹操还没定呢……”
当时鲍国安眼睛一亮,马上回家翻出压箱底的《三国志》,连夜写了三页人物分析。
第二天,他直接就冲到导演办公室,进门就把这三张纸一把拍到了桌子上,“让我试试曹操!
导演组当时是没抱什么希望的,毕竟他连古装都没穿过。可是当鲍国安试戏时念出曹操那句人尽皆知的台词,“宁教我负天下人”时,眼珠子那么一转,脸上的肌肉也跟着抽动,吓得在场的人都直往后躲。副导演蔡晓晴喜得当场拍板,“就你了!明天就来签合同!”
拍战争场面有多难?特效不够,全靠人肉发动机来凑
那时候的电脑特效还没影儿,剧组只能靠土办法。拍“火烧赤壁”时,他们造了三艘真船,船底藏了2000个喷火口。200个武行举着油桶狂奔,风一吹火苗窜起十几米。据说有场戏拍了整整三天,汽油烧掉18吨,连消防车都在旁边随时待命,就怕不一小心,火势失控伤到剧组人员。
最惨的是拍“三英战吕布”,张光北骑的马根本不听使唤,钢鞭甩起来把木制兵器都抽断了。武行们硬是用麻绳把自己捆在马上,摔得满身是伤。拍完这场戏,马直接累趴下了,而张光北从马背上滑下来时,腿上全是血口子。
喝凉水吃盐巴演哭戏,一个还比一个狠
演刘备的孙彦军最遭罪。
导演要求他哭戏必须真实,有场戏要连哭6个小时。他提前喝定三大瓶凉水,就怕一会眼泪跟不上,肚子被他喝的跟鼓似的。结果戏拍到一半,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导演却说,“哭!接着哭!”
最后他生生哭晕在片场,醒来发现假发都被汗水泡软了。
陆树铭演关羽时更夸张。
为保持丹凤眼造型,他每天要用乳胶把眼皮粘起来。有次粘得太紧,卸妆时差点把眼皮撕下来。拍“过五关斩六将时,他穿着50斤重的铠甲爬山,下来时双腿直打颤,但他还是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所有镜头,一声也没吭。
现在还有演员肯这么拼命吗?
再来看看现在拍古装剧,一众明星们带着团队住五星级酒店,动不动就要求用替身。
94版剧组呢?全班人马睡大通铺,顿顿白菜豆腐汤。鲍国安为演曹操增肥12斤,体检时医生说他心脏都快扛不住了,也挡不住他增肥的决心。
而现在那些流量明星,拍戏怕晒黑要打伞,有台词就念数字,没台词就抠图。你说这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要我说啊,老一辈演员那股子轴劲儿,认真劲,为艺术献身的劲,现在真找不到了。他们能把角色演活,不是因为演技多好,是真舍得下苦功夫,是真把自己当成了角色里的人,一点一滴的磨出来的。就像鲍国安说的,“没有痛苦的过程,就塑造不了曹操!”这话现在听着都让人起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