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
这话听起来像宿命论,但细细品来,却也藏着不少人生智慧。
福运这事,仿佛真的是命中注定,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遇到好事,而有的人拼尽全力也难以如愿。
其实,一个人命里的福运,都是有定数的。
01 勤学,得福宋朝时期的范仲淹,他自幼家境贫寒,生活十分艰难。
但范仲淹并没有被贫困击倒,反而更加坚定了,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
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等粥冷却凝固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以此充饥。
这就是“断齑划粥”的故事来源。
范仲淹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勤学不辍。
他白天劳作,晚上则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常常读到深夜。
他的勤奋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便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长时间的刻苦攻读,范仲淹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勤学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作家余秋雨说: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有人生于贫寒,却以勤学为梯,一步步走向辉煌;也有人生于富贵,却因骄奢而逐渐没落。
范仲淹,就是前者中的佼佼者。
他每天只靠一锅凝固的粥度日,却能在夜晚借着烛光苦读至深夜。
相比之下,那些富家子弟,虽然生活条件优越,却往往缺乏毅力,最终难以取得成就。
02 落难,成福看过一个故事:
阿强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在一家国企工作,收入稳定,家庭和睦。
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这一切。
因为公司内部的问题,阿强无辜受牵连,丢了工作,家里的积蓄也因为一场大病所剩无几。
那段日子,阿强觉得自己像是被命运捉弄,明明以前顺风顺水,为何突然之间就跌入谷底?
他开始怀疑,难道命中的福运真的用完了吗?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阿强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
在活动中,他看到了很多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却依然坚强地生活着,积极地面对每一天。
阿强被深深触动了,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些人。
于是,阿强开始四处奔波,筹集物资,组织活动,渐渐地,他的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阿强不仅帮助了很多人,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几年后,阿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创建了一个公益组织,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
他也因此收获了新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内心满足。
心理学家阿德说:
我们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外在因素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外在因素。
一个人命里的福运,都是有定数的。
但这话不全对。
生活中有多少人,一开始顺风顺水,后来却栽了大跟头;又有多少人,一开始历经坎坷,后来却逆风翻盘。
这背后的关键,其实就是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逃避,怨天尤人,结果福运真的就离他们远去;
而有的人,却能迎难而上,积极面对,用行动去改变命运。
别总觉得自己命不好,福运不够。
关键看你能不能在困境中挺起腰板,用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福运。
03 出门,遇福村里有个年轻人叫阿福,他每天辛勤耕作,却总觉得生活差点意思,总梦想着哪天能撞上大运。
一天,阿福听说邻村有宝藏,便决定出门寻宝。
路上,他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老者饿得直不起腰。
阿福心里纠结,继续赶路寻宝,还是先帮帮老者?
最终,他心一横,拿出干粮和水,分给老者。
老者吃完,微微一笑,说:“你今日的善举,日后必有厚报。”
阿福没当回事,继续前行,结果迷了路,还差点掉进陷阱。
正当绝望时,一群猎人救了他,而领头的正是他帮助过的老者之子。
原来,老者是附近有名的智者,他儿子是猎户头领。
得知阿福的来意,老者笑道:“你命中福运,不在金银财宝,而在人心。”
阿福恍然大悟,跟着老者回到村里,用他的勤劳赢得了村民的尊敬,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命里的福运,都是有定数的,不是靠寻宝,而是靠积善行德。
《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人平时若是乐于助人,那么在关键时刻,就很可能会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这不单纯是巧合,而是因果律的体现。
你付出的每一份善意,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回馈给你。
这就好比你在银行存了一笔钱,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而那些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往往在遇到困难时,才会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因为,他们从未播种过善意的种子,又怎能期待收获呢?
写在最后特别认同一句话:
“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上,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
当你福气很多的时候,也别得意忘形。
保持一颗平常心,珍惜每一次机遇,同时也要有面对挑战的勇气,这样,你的福运才会长久。
人生路漫漫,福祸相依,唯有智者,方能笑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