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收到了闺蜜发来的婚礼请帖,
大红色,她的名字和一个我并不大熟的男生的名字并列着,
不知怎么,本来很喜庆的颜色看得有些悲壮。
今天,我把闺蜜拉出来,问她怎么突然就决定结婚了。
刚见面,她就眼眶一红:“我可能等不到我喜欢的那个人了!”
看着一下就陷入崩溃的她,我不由得想起了大学时期的她,好强坚定,在所有人都坠入爱河的时候,一个人坚持着,等待那个属于他的真命天子。
像极了小时候的我们,无比坚定的相信爱情,相信那个无论是灵魂还是肉体都无比契合的人,总有一天会驾着七彩祥云来找我们。
社会不是伊甸园,我们也不是亚当和夏娃毕业的时候,闺蜜选择留在了这座不大的二线城市,凭借不错的学历留在了本地一家挺大的互联网公司,生活也似乎正和她设想的一步步走上正轨。
努力赚钱、遇到那个他、两个人一起奋斗、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结果工作没有半年,她就选择了离开那家公司,无上限的加班、近乎冰冷的同事关系、尺度颇大的年会,这些一点点把那个刚毕业的小姑娘逼得仿佛憔悴了十岁。
其实,在公司的时候,她对一个同事,颇有好感,两个人相处的也不错,但似乎男生没有一丝想要恋爱的欲望,只是简单的把她当做朋友。
直到她,离开公司,那个男孩为她践行,说:“你像极了当年那个傻傻的我,不过幸运的是你还保留着那份我们期盼的美好。”
当时,闺蜜还不大理解,直到后来,裸辞三个月花费掉了她不多的积蓄,一次次面试熬光了她所有的耐心,周围的人都仿佛变了模样。
父母在催着赶着结婚、和善的房东一到月末就变得凶狠、路上同龄人的眼里完全看不到光,仿佛被生活磨去了所有棱角,爱情成了这座城市最大的奢侈品。
主动是什么?我已经忘了!总算找到工作步入正轨,每天三点一线,渐渐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用她的话说:“我从来没有感觉这个生活了五年的城市这么陌生,一切看起来都按部就班,又冰冷无情。”
每天早上上班,穿戴整齐,带上程式化的笑容;
中午一个人叫份外卖,工位上浅浅的睡上一觉;
晚上坐上公交,看着路边掠过的路灯,还有慢慢变得熟悉的风景……
本来一个活泼好动见到帅哥要拽着我叫喊半天的姑娘,终于变成了所有人眼中成熟想要的样子。
主动,好像变成了成年人间最大的隔阂。
她半开玩笑地说,从我工作以来,和陌生人唯一的主动就是问路和回到问路。
现在,路上遇到一个帅哥,她只会淡淡的看一眼,然后继续想自己的事情,注定我们和很多人有交集,也注定我们会和很多人错过,即使他可能是我要等的那个人。
可,倔强无比的她,还是相信爱情。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预感晚婚当听到李宗盛的《晚婚》,她落下了本该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眼泪。
有人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可是现在的年轻人,经历着的生活,总是在不得已的逼着往前,心智、能力、还有不知来去的爱情观。
看上去高傲冷漠难以接近,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又过分自卑
遇事会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但又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太好,生怕亏欠对方太多还不了。
我身边的同龄人,都在慢慢变得既敏感又懂事,却又令人心疼。
“可能这辈子我都没有人爱,可能我会孤独终生,可能我会到了年纪去相亲,跟一个不爱的人过完下半生……”
这句当年她说过的话,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工作多年,她不在是那个女孩,而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坦然接受了父母相亲的安排,遇到了现在那个看起来不大厌恶的人,走上了婚姻的殿堂。
想到在婚礼上,两个人交换戒指,说出那句彼此可能藏了二十多年的“我爱你”,
最终爱情归于婚姻,想来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