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影后邬君梅这次真的翻车了!在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大结局中,她饰演的乐水珊在追悼会上全程微笑,与其他演员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直接引爆观众怒火。这位曾经凭借《末代皇帝》惊艳国际影坛的演技派,如今却被骂“戏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说说这场引发争议的戏份。剧中老好人苟秉强为救人突发心梗去世,追悼会上所有人都哭得撕心裂肺。唯独邬君梅饰演的乐水珊面带微笑,镜头多次给到她时,那表情仿佛在参加婚礼而不是葬礼。观众直接炸锅:“这是演技滑坡还是职业素养问题?”
更讽刺的是,邬君梅可是拿过意大利电影节最佳女配角、美国独立电影精神奖的“国际影后”。她19岁就凭借《末代皇帝》里的文绣一角惊艳好莱坞,后来还因全裸出演《枕边书》在戛纳留下印记。这样一位资深演员,怎么会在这么重要的戏份上翻车?
其实这已经不是邬君梅第一次被吐槽了。年初在《六姊妹》中,她饰演的母亲就被观众吐槽“面瘫式表演”。全程冷脸,既没有母亲的温柔,也看不出亲情羁绊。当时就有观众质疑:“邬君梅是不是只会演高贵冷艳的角色?”
这次在《我的后半生》中,问题更加明显。乐水珊这个角色设定是普通退休女工,但邬君梅自带的名媛气质与角色严重不符。当张国立用细微的表情变化诠释角色情感时,邬君梅的表演却停留在“摆造型”阶段,仿佛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闹剧。
有观众犀利点评:“邬君梅的演技还停留在1987年的《末代皇帝》,三十多年来,她只不过是把‘国际范’变成混片场的护身符罢了。”更有人直言:“美籍身份带来的红利,让她早就忘记了演戏的初心。”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乐水珊的微笑可能另有深意。或许是回忆与逝者的美好往事,也可能是对逝者乐观性格的致敬。但无论如何,导演和演员对这一情绪的处理显然没能让大多数观众信服。
邬君梅的遭遇也折射出国产剧行业的一个怪现象:过度追捧“国际身份”。很多制片方为了给项目贴金,盲目选用有海外背景的演员,却忽视了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结果就是观众看到的违和表演。
说到底,演员的根本是走进角色。无论国际影后还是新人演员,都要对角色怀有敬畏之心。邬君梅曾经在《陪读妈妈》中用一滴眼泪征服观众,如今却因为一个微笑引发争议,这样的反差实在令人唏嘘。
各位看官觉得,这是邬君梅一时失误,还是真的江郎才尽?
评论区交出你的态度!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之时间、过程以及图片,皆源自网络。此文章旨在传递正能量,绝无低俗等不良导向。敬请观众切勿对号入座,亦勿上升至人身攻击之类。望观众以理性之态看待本事件,切莫留下主观臆断之恶意评论,须知互联网绝非法外之地。倘若本文在真实性方面存有争议,或者涉及事件版权、图片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我们定会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