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企业暴雷!四年造假161亿,坑害13万百姓,套现金额无法估量

笑看云烟 2025-03-19 09:42:4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3万投资者血本无归!

曾经的“东北首富”,如今的“造假惯犯”,张宏伟一手打造了东方集团,30多年的上市公司,一朝退市,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

张宏伟在东北这块还是非常有名的,他从一个泥瓦匠,一步步做到了“东北首富”这个位置,可现如今东方集团退市,13万投资者跟着遭殃,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这些大银行的贷款也悬了,更令人震惊的还得是他套现的钱,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集团退市,完蛋的不光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也是造成了不小的轰动,而这其中的问题也有很多。

虚增营收高达161.3亿,高杠杆扩张,财务造假等问题都是你在东方集团出现的,那么这场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13万投资者的损失又该如何挽回呢?

从泥瓦匠到资本大佬

张宏伟没有成为首富之前,一直从事着施工队的行业,说白点就是泥瓦匠,他们从黑龙江农村一路干到哈尔滨,靠着“工期短、造价低、质量好”的招牌,硬生生在建筑市场中闯出了一片天。

没过几年,自己的队伍也壮大起来,接的活也是越来越多,到了七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民营资本冒了出来,打破了国企在东北建筑市场的垄断。

1983年张宏伟的施工队,接了一个大活儿——黑龙江省联合办公楼,也正是因为这个项目让张宏伟一炮而红。

他们不光用“质量优先、付款灵活”的策略吸引人,更厉害的事,他们竟然能够7天就盖一层楼,这速度谁听了谁不迷糊,很快,张宏伟的队伍就被戴上了“东北深圳速度”的称呼。

1988年,张宏伟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民营企业——东方集团。

一开始,主要还是卖大米、油、豆制品这些农产品,长期的运营也让东方集团积累了不少财富,五年之后,东方集团上市了,要知道,在当时能够让集团上市,可是很有本事的。

就这样在1999年,张宏伟看上了建材市场,于是就砸了2.3亿在哈尔滨开了东北第一家建材超市,并且还搞了一个“一站式采购”的模式,这一举措,成功把东北传统的建材市场搅和了个底朝天。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万元户的家庭都很少,而张宏伟东方集团的崛起,也成功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富豪。

开始资本扩张

可是这对于张宏伟来讲,还远远不够,攒了一笔资金之后,张宏伟便开始琢磨金融产业,不得不说,张宏伟真是做生意的料,没几年,他就成为了呼风唤雨的资本大佬。

张宏伟在资本运作上那也是一把好手,人送外号“资本猎手”,他曾经就公开表示过:

“资产经营是做加法,资本经营是做乘法。加法乘法一起做,企业自然就滚雪球一样做大做强”。

张宏伟就是靠着这个理念,让他的“东方系”快速扩张,就拿1998年收购联合能源公司来说,从2015年到2022年,光经营盈利就给“东方系”带来了169.42亿港元的现金流,这可是实打实的钱啊。

不得不说,张宏伟的投资眼光真够厉害的,随着事业的发展,张宏伟的身家也是不断上升,在2018年10月,他就以340亿的身价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成为了真正的“东北首富”。

可问题来了,这么快的扩张,“东方系”的钱哪儿来的?其实简单来讲,张宏伟就是利用上市公司做平台,玩资本运作,再加上高杠杆,从2009年到2019年,“东方系”的扩张是最快的。

他利用这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圈钱,另一边又把这些钱高比例的抵押出去,从而借更多的钱。

在2016年的时候,东方集团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86.1亿,这其中的大部分钱都投到了房地产里,ST锦港在2009年和2013年分别也进行了两次定向增发,分别募集了18.82亿和14.26亿。

要知道,当初的东方集团还是ST锦港的大股东,与此同时,“东方系”还在进行着高比例质押融资,到2025年3月13日,东方集团就已经280.99亿的资金被限制使用,而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是因为“质押借款”。

更令人意外的是,东方集团还给“东方系”其他企业做了担保,总共高达45笔,金额更是高达121.5亿,经过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到,如今的东方集团的财务状况已经是一团糟了,随时都可能出现危机。

四年造假营收上百亿

东方集团的危机并非突然发生,其实早在2024年6月18日,东方集团就已经有16.4亿存款被冻结了,在那一星期之后,集团还因为还不上75万的工程款,总资产超过362亿的东方集团就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了。

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难免不让大家怀疑东方集团的真面目,可是没曾想,这一调查真是查出了惊天秘密。

随着深入调查,竟然意外的发现,东方集团的财务报表都是假的!

从2020年到2023年,东方集团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38.97亿、48.65亿、65.43亿和8.25亿,而这些虚增收入分别对外披露营业收入的25.20%、32.05%、50.44%和13.56%。

真是不敢想象,四年时间东方集团虚增营收竟然高达161.3亿!

更离谱的是,东方集团还虚增了160.73亿的营业成本,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将东方集团的造假手段彻底公布于众。

当然可不要小看了东方集团,他们为了掩盖真相,东方集团在财务报表上动了不少手脚,对于2021年财报的两个版本,可以清楚的看到,销售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都变了,原本2021年财报中最大的销售客户吉林省隆裕粮油经销公司,在更新的版本里消失了。

同时,主要供应商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大连和益粮油有限公司的采购金额也大幅下降,随着更深入的调查发现,“消失的客户”隆裕粮油和这两家主要供应商之间关系密切。

大连良运集团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在2024年申报的企业电话相同,隆裕粮油2018年成立时的创始股东是注册于香港的“良运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和益粮油有限公司在2020年申报的地址与注册于中国内地的良运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一致。

这些迹象表明,东方集团的财务造假已经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了,而是精心策划的骗局,谁也没想到,曾经的行业巨头,竟然会在资本的诱惑下,一步步走向深渊,最终把自己和无数投资者都葬送了。

随着证据确凿,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从2025年3月18日起,对东方集团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告,并根据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退市。

这一刻起,东方集团30多年的上市之路也算是走到了尽头,对与13投资者,尤其是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者来讲,东方集团退市,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而且证监会的处罚已经下达,根据《告知书》,东方集团及其8名责任人将被罚款3900万,张宏伟作为实际控制人,被罚1000万,并且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先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裁的孙明涛,因为参与造假,被罚500万,同样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这件事还影响到了张宏伟的其他职务,3月16日,民生银行宣布,张宏伟因为“个人身体原因”辞去了副董事长、董事等职务,在此之前,他在民生银行担任了25年的副董事长。

结语

东方集团的倒塌,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到资本运作的扩张之路,再到财务造假的黑幕和最后的退市结局,造成这个后果,究竟是贪婪还是监管的漏洞?

同时也告诉我们,高杠杆虽然能够让集团发展快,但是也会埋下不少隐患,这种饮鸩止渴的扩张方式,最终只会把企业的未来葬送掉。

文章信源

新京报2025-03-17——四年累计虚增营收超160亿元,东方集团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四川观察2025-03-17——东方集团四年虚增营收161亿,强制退市程序启动,十余万投资者如何索赔?

新浪财经2025-03-07——5天蒸发超50亿市值,近13万股民被套牢,这些银行踩雷东方集团

新浪财经2025-03-13——深度|东方集团退市高悬,还有公司造假、巨亏,张宏伟和“东方系”险情逼近

中新经纬2025-03-17——V观财报|东方集团及相关责任人因多年财务造假拟合计被罚3900万元

界面新闻2025-03-17——东方集团走向退市:除了上百位投资者索赔,还有哪些连锁反应?

0 阅读:0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