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采收讲方法,顺沟深挖不断根,表皮完整售价高
山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药食同源的食材,深受大家喜爱。在山药的种植和收获过程中,采收环节尤为关键。掌握正确的采收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山药的数量和质量,还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山药一般在霜降后到次年的清明前进行采收。在这个时间段,山药的块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已经充分膨大,达到收获的最佳时机。若采收过早,山药的块茎尚未完全成熟,淀粉等营养成分积累不足,品质和口感都会受到影响;若采收过晚,尤其在春雨来临前不及时采收,山药容易受潮发霉,甚至腐烂在地里,造成巨大的损失。
传统的山药采收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很多人在采收时会直接用锄头挖掘,这种方式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由于力度和方向难以把握,极易造成山药断根。断根的山药,其外观会受到破坏,表皮出现损伤,这样在市场上就很难卖出好价钱。据统计,因采收方法不当导致山药断根的情况,在一些小范围种植区可能高达30%以上。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采收山药呢?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在采收前一段时间,需要适当停止浇水,让土壤变得略微干燥一些。这样可以减少山药在采收过程中与土壤的粘连,降低采收难度。同时,准备好合适的工具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选用专门的山药采收铲较为合适。这种铲子的形状和尺寸能够更好地贴合山药的生长方向,减少对山药的损伤。
采收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先在山药种植行的一侧,用小锄头或铲子轻轻起开表土,露出山药的块茎。然后,顺着山药的生长方向,沿着山药基部慢慢深挖。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挖掘的深度和力度,一般来说,挖掘深度在山药块茎底端以下10 - 15厘米为宜。这样可以让山药块茎完整地脱离土壤,且不会损伤根部。
与不规范的采收方法形成对比,采用科学采收方法采收出来的山药,其品质有着显著的提升。通过科学采收,山药的表皮能够保持完整,外观色泽鲜艳,形状规整。据市场数据统计,表皮完整、外观良好的山药,在市场上销售价格比有破损的山药高出30% - 50%。在一些高端农产品市场,对山药表皮完整的要求更为严格,价格差异甚至可达一倍以上。
采收后的山药也不能马上堆放在一起,要及时进行整理和晾晒。首先,将采收上来的山药仔细检查,剔除有损伤、病虫害的山药,确保山药的品质整齐一致。然后,将山药均匀地摊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晾晒的时间长短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晾晒1 - 2天,让山药的表皮稍微干燥一些,有助于延长山药的保存期限。
除了采收和晾晒环节,山药的储存也有一定的技巧。为了防止山药受潮发霉,在储存时可以在储存场所地面铺上一层稻草或沙子,然后将山药堆放整齐,高度不宜超过1.5米,以防止堆压造成山药损伤。同时,要保持储存环境的干燥和通风,定期检查山药的保存情况,及时排出积水。
在山药的种植和采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科学的采收方法是保证山药质量的关键一环。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采收山药,才能获得高品质的山药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药的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户们只有不断提高种植和采收技术,注重品质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让这一传统的优质食材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味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