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救过毛泽东的命,后来毛泽东为报恩,连续十年为他做同一件事

漫步林间雾 2024-12-19 09:04:12

1

1949年10月底的一天,位于湖南省湘潭韶山一所乡村小学里,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师正在批改作业,一个青年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报纸,边跑边喊,“阿叔,阿叔——”声音带着兴奋。

老教师一惊,问青年,“忠伢,出啥子事了?”

青年说:“叔,你快看这报纸——”说着,就把报纸塞到老教师面前。

老教师拿过报纸一看,是县里新办的一张日报。老教师前看后看,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他问:“要我看啥子?”

青年说:“你看这张照片,开国大典!”

老教师说:“是啊,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嘛。”

青年说:“你仔细看照片上第一个人,毛主席!”

老教师说:“是啊,毛主席,共产党的大官。报纸上都在说嘛,咋了?”

青年急了,说:“叔,你看仔细些,这毛主席是不是以前韶山村的石三叔?我听乡亲们都这样说。”

“啥?”老教师愣了一下,拿过眼镜,戴上,仔细看着照片,看了好几分钟。

青年问:“叔,你说,是不是?”

老教师沉默了一会,然后点点头,说:“是很像。”

青年高兴了,又拿出一张画像,说:“这是我从县城一个同学家弄来的,是毛主席的肖像。叔,你再看看,这张像更清楚些。”

老教师拿着像,仔细端详,说:“是他,是他,嘴唇边那颗痣,太明显了。”

青年兴奋地说,“太好了,叔,没想你的发小真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成了主席。叔,你想不想去找他?”

老教师摇了摇头,说:“找啥子啥找嘛?都好些年了,再说人家现在是主席,我之前是一个木匠,现在是一个代课老师,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挨不着嘛。”

青年说:“可是可是,我听乡亲说,你曾救过毛主席的命……你去找他,他会报答你的。”

老教师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当年救他,是念乡里乡亲的情份,是念儿时的情谊,从没想过他会成为主席,更不想着什么报答。”

青年还想说什么,但老教师摇了摇手,让他出去,他继续批改作业。

一晃过了半年,到了1950年3月,这天,老教师正在给学生上课,这时校长突然跑过来,对他说:“老张,先放一放,县领导来了,找你。”

老教师听了一惊,诧异地问道:“县领导找我?啥事啊?”

校长说:“你跟我去了就知道了,走走!”

校长不容分说,就将老教师拉出了教室,径直来到办公室。办公室里,县委书记和县长正等着在。

老教师一去,校长就介绍说,“书记,县长,他就是张老师。”

书记站起来握住老教师的手,说:“你就是张老师?”

老教师有些局促不安,说:“对,我就是,前些年是木匠,后来这小学缺老师,我就来代课。各位长官,我是有什么问题吗?要是学校不让我教书,我现在就可以走的。”

“张先生,你误会了。”书记连忙说,之后请老教师入座。“是这样的,张先生,”书记说,“前段时间省里给市里转来一封信,市里又转给县里,这信是从北京写来的,你知道这信是谁写的么?”

老教师懵懵地摇了摇头。

“是毛主席!”书记说。

听到这,老教师大吃一惊。

书记接着说,“毛主席日理万机之余写这封信,主要是向家乡的父老乡亲问好。同时还委托县里,寻找一些旧时的故人,其中就提到了你。”

老教师再次愣住了,站了起来。

书记从提包里拿出了一封信,郑重地递给了老教师,说:“哎呀,张老师,为了找你,我们可费了好大的劲。”

老教师拿着信,全身洋溢着激动,眼泪就下来了,“这都多少年了,石三伢子还真记得我……”

这时县长说,“张老师,现在不能叫毛主席的小名了,得叫毛主席。”

“是,是,毛主席,毛主席,”老教师激动地擦着眼睛。

“张老师,听说你曾经救过毛主席的命,是真的吗?”书记问道。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老教师说。

两位县领导还问老教师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没有,老教师说,没什么困难,现在都挺好的。

县领导看得出来,这老教师是个高风亮节的人,也没有再打扰,交待校长多照顾张老师,就告辞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

1951年9月的一天,县里的领导再次来到了这所小学,专程给老教师送来了一封信,这封信是毛泽东主席专门写给他的。毛主席在信中诚恳地邀请他去北京叙旧。

老教师拿着信,一时呆住了。

那么,这个老教师到底是谁?毛泽东主席为何对他如此念念不忘?他们之间有着怎么样的情谊?这个老教师当年是如何救毛泽东的?他后来去北京了吗?毛主席又是如何报答他的?

今天就来聊聊这件往事。

2

这位老教师名叫张有成。

张有成,1891年出生于韶山冲,比毛泽东大两岁,在家里排行老四。张家和毛家离得不远,所以,童年时期,二人就是好伙伴,经常一起放牛,一起玩水。毛泽东叫他“四哥”,而张有成则叫毛泽东的乳名“石三伢子”。童年岁月,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长大后,毛泽东外出求学,寻求革命道路。张有成则留在乡下,跟他父亲一起学做木匠。几年下来,学到了一门好手艺,后来,他自己在韶山开了一间木匠坊,还带了几个徒弟。在韶山冲的乡音里,“有”跟“佑”同音,所以,别人都叫他佑木匠。

那些年他跟毛泽东一直没见过面,只听说“石三伢子”在外面干大事,至于什么大事,他也不得而知。

时间来到1925年7月,他们见面了。

从1925年起,毛泽东回到湖南老家搞农运,将革命的火种传到偏僻的乡村,也正因为此,他也成了军阀反动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以当年湖南军阀赵恒惕为最。

这个赵恒惕早年入湖北方言学堂,肄业后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学习。1916年任北京政府陆军湖南第一师师长, 1920年11月被广东军政府任命为湖南总司令(湘军总指挥)。他与省长林支宇宣布成立湖南制宪筹备处,发表“省自治”、“ 自治立国” 主张,以笼络人心,维护地主官僚军阀的反动统治。1922年,他成为湖南省省长,之后几年他疯狂镇压工人罢工和破坏农协运动,也一心想抓捕领导农民运动的毛泽东。

1925年7月,毛泽东回韶山秘密领导农运,但乡里有反动分子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赵恒惕,赵恒惕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兵来抓捕。

那天下午,毛泽东正在和农运积极分子开会,突然,有人匆匆跑进来会场告诉他:有一队士兵已经来到村口了!

毛泽东一惊,不敢怠慢,立即和众人分散逃离。

毛泽东从院子后门逃走后,沿着乡间小路一路狂奔,很快,身后传来士兵的吆喝声。就在这时,前方也有士兵的脚步声,这下前后夹击,插翅难飞了。

这时,毛泽东注意到路边有一间房子,他有点慌不择路,就跑了进去,一看,是一家木匠坊,更让他欣喜的是,为首的一个木匠竟然是当年儿时伙伴张有成!

张有成一眼就认出了毛泽东,惊喜道:“石三伢子,你啥时候回来的?”

毛泽东认出是张有成,也极为高兴,他说,“四哥,有士兵要抓我,帮我躲一下!”

张有成往门外望了望,知道事情严重,说,“行,这事交给我。”

这时,木作坊内,刚巧有一个理发匠在给一个木工理发。张有成急中生智,当机立断,忙把正在理发的木匠推开,对毛泽东说:“石三伢子,赶紧让剃头师傅把你头发剃干净!”

毛泽东愣了一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行,来吧。”

于是,剃头师傅将毛泽东一头浓密的头发三下五除二推了个干干净净。

毛泽东摸了一上自己的光头,自嘲地说,“四哥,我离开韶山在外边混了十多年,好容易才熬了个西式头,现在叫你快刀斩乱麻,一家伙全剃光了,我这十几年白熬了。”

张有成说:“头发剃光了会慢慢长起来,要是让枪兵抓到,把脑壳剁掉了,就无法补偿了。”

说罢,他不由分说地将一条青布帕子挽在毛泽东的头上,又拿出一套旧衣服换下他的蓝长衫,然后让他去拉锯子。

毛泽东乖乖听他指挥,照他说的做,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乡间木匠。

不一会儿,几个枪兵就匆匆赶过来了,他们闯进木工坊,东瞧瞧西看看,一顿乱翻。

这时,满屋子的锯子、锉子、刨子、斧头不约而同地加快了频率,噪音十分刺耳。这些枪兵兵只好把张有成叫到外边问话,问他是否看到一个蓄西式头穿蓝长衫的人?

张有成说,“看到了。我刚刚看到他从后面的山埂上跑了。是往湘乡县地界去了。”

枪兵说:“没诓我们?”

张有成说:“兵爷,我哪敢啊!”

于是,这些枪兵立即骑上马,朝山埂那边追去了。

敌人走后,毛泽东极为感激张有成。告辞之际,张有成塞给他一个沉甸甸的褡裢,说,“石三伢子,我不知道你在外面干啥大事,但应该是好事,不然这些兵痞不会抓你。快走吧,越远越好!”

褡裢里有50块光洋,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毛泽东激动起来,说,“四哥,感谢你一番好意,这钱是木作坊的本钱,全部拿走了,你的木作坊要开不成了,我拿10块吧。”

张有成说:“甭客套,都带上。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事事处处要用钱。至于我,一把斧头在手,饿不着的。”

说罢,不由分说,将褡裢挂在了毛泽东的肩头上。

毛泽东的眼睛一下潮湿了。他握着张有成的手,动情地说,“四哥,要是有一天革命成功了,这钱我一定会加倍还你。”

张有成说,“石三伢子,你我之间不说这个话!”

毛泽东听了十分感动,和张有成拥抱告别。

3

几年之后,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名气越来越大,但也更成了反动派的眼中钉,他的很多亲人也一一被抓捕杀害,包括妻子杨开慧。

张有成也被人告发,说曾经窝藏过“共匪头子”。于是,他的木匠坊被反动派一把火烧了,幸好他逃得快,没有被抓。之后,他逃离了家乡,去外地讨生活。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韶山,成了一名小学代课老师。

当他得知当年的“石三伢子”如今成了毛主席时,并没有大惊小怪。但他的侄子不这样认为。他侄子启发他,“叔,你想过没有,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你保护他就是保护革命领袖,你有大功劳啊。你老人家当初担那么大的风险!而且连木匠坊都被烧了!”

但张有成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哪晓得他日后要当主席呀。石三伢子贵人福相,白狗子是抓不到他的,至于我,远近都晓得我是个木匠,做些家具还凑合,至于革命什么的,我哪里懂?真要抓我,我就告诉他们,韶山村里有一句乡谚,亲愿亲好,邻愿邻安。”

但张有成没有想到提,当年的“石三伢子”一直没有忘记他。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主席就向韶山亲人打听他的情况,得知他还健在,十分高兴。1951年9月,他专门写信,邀请张有成来京叙旧。

4

面对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张有成一时犯了难,去吧,别人会说他攀高枝,不去吧,又怕怠慢了毛主席的一番盛情。

后来,韶山冲的长辈跟他说,“有成啊,你咋能不去呢?你不仅是代表你个人,更代表韶山冲的乡亲,毛主席他不忘根啊。”

张有成决定去。

于是,这年10月,张有成和几个乡亲长辈一起去了北京。

见到张有成,毛主席十分高兴,还是叫他“四哥”。他说:“四哥,你还是一点没变啊。”

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让工作带张有成等几个乡亲游玩了北京城,后来,在中南海“含和堂”门前合影的时候,毛泽东对张有成说,“四哥,你的事我听说了,那个木作坊被反动派烧了,木作坊我是赔不起了,但你每月的酒钱我还是管得起啰。”

听了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张有成以为这是主席在说笑,也没当回事。但是从北京回来后,每月10号左右,他都会收到一张从北京寄来的50元钱的汇款单。这一寄就是10年,直到1960年他病逝。

这笔钱正是毛主席从他的稿费里拿出来寄给张有成的,他没有忘记当年的诺言。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