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今天去回望过去的岁月时,会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感叹,这种感叹主要来自于我们这片土地经历了各色波折,却最终还是走到了今天这种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件事本身其实是很困难的,毕竟没有人会认为一个国家理所应当的发达,任何发达的背后,一定都有着很深刻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情怀。
这种情怀促使着不断有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百姓的福祉挺身而出,而并非是满脑子想的都是个人的成就和利益,或许正是因为这点,所以我们的民族才能取得更高远的成就,并且有机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绝对不是一个意外能够解释的结局。恰恰是我们文化本身带来的一种理想主义。
而在众多仁人志士中,有这么一个人物,他很具有代表性,论起家庭出身,他其实是一个商人家庭,按理说属于社会的“食利阶层”,可是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却最终没有走上那条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道路,而是最终选择了以国家和民族为重,参与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并且在后来国家真正建设起来,民族也有了自己的成就后,还是孜孜不倦地向着更高远的未来奔跑。
而他的一生和一举一动,都成为了后来被广为传颂的传奇,这个人就是原广东省的省委书记林若。
林若出生在1924年,这个年份其实很具有传奇性,国民政府北伐的前夕,国共第一次合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他也无法预料未来的中国将向着何处去,所以只能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做出一个布置,希望能给未来的中国人带来希望,而中山先生的希望,恰恰就是林若为代表的这年轻一代人。
但林若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我们普通想象的那种“苦大仇深”的贫苦家庭,相反林若从出身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他家里是正经的富商资本家,不能说是家财万贯,但至少可以说衣食无忧,从小林若也接受了很良好的教育,父母对林若的期望就是想他学业有成后可以好好继承家业,成为一名出色的银行家或者是经济从业者。但是那个年代,但凡是有志向的年轻人,谁又不渴望着革命呢?
林若在学校里接触到的革命思想,让他深深着迷,他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国家会变成他看到的样子,为什么中国一直以来积贫积弱,国家到底应该走向何方,林若思考着这个问题,久久没有答案。
不过究其原因,还是跟林若的家庭也有关系,林若的父亲是一名爱国商人,曾经因为反抗日本人的经济渗透,放弃了很多商业上的利益,这点让林若明白了,在个人的财富之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大义。
由此可见,家风家训的传承,也并非没有道理。
后来的林若,考入了当时的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当时中国进步左翼青年的自留地,很多左翼青年都在中山大学中读书,这点就让林若很有归属感,而林若本身又是一个社会组织能力很强,并且很有个人魅力的青年人,所以顺理成章地,中山大学内部的学生活动,有不少都集中到了林若身边,他也成为了进步青年的领头羊。
当然在这个阶段里,林若也免不了被一些人盯上,例如什么国民党的特务,亦或者是当时日本的侵略者,但是林若本人都用很巧妙的手法把这些人的监督避开了。甚至于他还组织过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队伍,经常打击日本人对于广东的殖民和侵略,让日本人感到防不胜防,打心眼里对林若有一种恐惧感。
这种情况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表现得更加典型,那个时候国民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相对来说也在比较高的位置上,整体的形式对我党不算有利,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林若依旧选择站在了我党这边,提供了许多情报上和军事上的支持,帮助我党在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战役中屡立奇功。
因此在后来建国后,有鉴于林若本身就是广东人,并且熟悉广东地区的环境,所以他被任命担任了广东一代的书记,负责广东解放后的土改工作,在这方面林若也做得很到位,帮助整个广东省在土改问题上深化落实,执行了不少强而有力的目标。
可惜的是,后来林若恰好遇上了特殊年代,我们都知道,特殊年代的国内,整体环境是非常紧张和混乱的,而林若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也被当时的浪潮牵连到了。于是被下放到乡间,只不过他在乡间的时候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本心,依然坚守岗位,去做了很多应该做的事情,帮助当地的人民群众提升了自身的生活水平。
所以后来到了混乱年代结束后,林若被党内重新任命,成为了新的干部,重新主导广东省的改革工作,成为了广东省一省的省委书记。而林若在省委书记的任上做出的最大贡献,其实就是主导了广东省改革开放的深化落实,帮助广东省借助自己的地理位置进行了招商引资。
其实改革开放并非我们想象中那种出台了一个方案,马上就可以顺利执行,其实从出台方案到执行的过程中,还有很多考验。尤其是一些细节上的考量,直接决定了整体政策的成败,正因如此,所以林若本身在省委书记的任上,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更加重要的,他不仅要肩负起改革的很多细节,更要把许许多多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考虑到位。
而也是林若在改革问题上展现出的最精彩一面,他对于当时广东省经济形势,以及广东省整体民心精神的把控,都有着很独到的看法。所以说他在任的阶段,整个广东省其实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普通的老百姓直接接受了这种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恩惠,对林若的主政也是赞不绝口,风评极佳。
而且更为人所称道的是,林若执政广东数载,却从来没有为自己家里人谋求过任何福利。林若有三个儿子,而这三个儿子在林若的培养下,在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唯独没有一个接替父亲的职位,担任公务人员,并且踏上政坛。而林若对这个情况的解释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为自己的身份,在政治上有任何的优待。
他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一个普通人,在其他领域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有志于政坛的人有很多,林若希望能给这些普通人提供更多的位置。这样高尚的品质,或许也只有出身于那个年代的革命元勋和前辈才能够具有,毕竟他们真的见识过中国最衰弱的时代,也很清楚,为了中国的强盛,家庭和个人的利益都是可以放到一边的。
而今天的广东人民怀念林若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场景,还是林若经常会骑着自行车在街边买菜,并且跟普通的百姓沟通他们今天的生活状态和最近的生活情况。毕竟在林若眼里,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帮助他更好的了解老百姓的所需所想,也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群众到底想要什么,群众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令人遗憾的是,2012年,饱经风雨和沧桑的林若因病去世,享年89岁,我们党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干部,人民百姓也失去了一名真正为他们着想的领导。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和损失,但是我们相信,之后的领导干部会继承林若的意志,更好地发展经济,为更多的百姓谋取福利,帮助中国的经济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档次。
而林若的故事也会在未来激励着我们党和干部继续前进。林若的一生,出身于一个相对优渥的家族,却没有沾染富家子弟的任何不良习惯,反而是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跟时代的进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这种结合,也提升了他的才能,让他的人生有了更好的台阶,让他的努力有了一个更好的发挥平台。
事实上,林若也同样是那个年代许许多多革命干部的缩影,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自身有多大的成就,或者自身能够达到怎样的程度,更多的在于究竟能不能够把自己的命运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结合在一起,或者说能不能将自身融入到时代的轨迹中,取得更广泛的成就。而这份成就直接挂钩的,其实就是人民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只有老百姓生活的好,我们党和干部的努力才有价值。老百姓生活的好,同样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直观体现,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第二大国,对民生的重视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相信我们未来也会涌现出更多像林若一样的干部,让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走上一个新的轨道。
这才是老百姓的领导
永远怀念老书记!
老一辈的革命家思想品格真正令人敬佩[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林若、谢非[点赞][点赞][点赞]
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