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段改得够不够接地气?咱老百姓聊美人儿,就得像胡同口嗑瓜子似的,有滋有味才行。前阵子我家闺女追星,非说现在女明星都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大红唇配烟熏妆,活脱脱一群行走的调色盘。我倒是想起二十年前看《武则天》,茹萍老师演的上官婉儿捧着书卷走出来,连我家八十岁老太太都直拍大腿:“这才叫大家闺秀!”
要说淡颜美人里的扛把子,蒋勤勤必须算头一份。记得《西施》热播那会儿,胡同口理发店的张婶追剧追得魔怔,顾客烫头膏都抹歪了也不管。有回我听见她跟人唠:“瞧瞧人家这眉毛,跟画上飘下来的似的,我拿眉笔描三天都描不出这个弯弯的弧度。”您别说,蒋老师那柳叶眉配鹅蛋脸,活脱脱就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仙女。
要说老天爷赏饭吃的,还得数陈晓旭。当年《红楼梦》选角,导演嫌她不够漂亮,结果人家往镜头前一站,活脱脱就是林黛玉本玉。去年重播时我特意留意,发现林妹妹连喝药的碗都是青玉色的,这讲究劲儿现在剧组真该学学。您说现在那些古装剧,娘娘们顶着半斤重的头饰,知道的说是贵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五金店老板娘呢。
最近带我外孙女看老版《鹿鼎记》,小丫头突然指着梁小冰喊:“这个姐姐好像我们班学习委员!”仔细一瞅还真是,都是清清秀秀的长相。说来也怪,梁小冰演的阿珂顶着“武林第一美人”名头,看着却像邻家小妹,这大概就是淡颜系的魔力。您还记得《圆月弯刀》里她跟温碧霞斗美不?顶着俩“米老鼠”发包愣是没输给深V礼服,当年我们胡同小伙儿都说:“青青低头那一眼,看得人心尖颤”。
要说最会捯饬造型的,还得是《武林外史》剧组。王艳演的白飞飞头顶几片树叶就出场了,结果把浓妆艳抹的女主角衬得像村口二丫。现在想想,她那小鹿似的眼神,活脱脱就是语文老师说的“我见犹怜”真人版。难怪当年我们班男生为这角色分成两派,课间操时间都在争论白飞飞和朱七七谁更美。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广场舞队伍里穿素色练功服的阿姨,愣是把穿亮片裙的比成了背景板。这让我想起《还珠格格》里的晴儿,王艳穿着月白旗装往那一站,生生把穿红着绿的主演们衬成了戏台子上的门神。您说这淡颜美人是不是就跟水墨画似的,越清淡越有味道?
有回在菜市场听俩卖菜大妈唠嗑特逗。一个说:“现在电视剧里的贵妃还没我家丫头好看,画得跟年画娃娃似的。”另一个接茬:“你得看老片子,那个叫俞小凡的,穿粗布衣裳都透着俊。”这话让我想起《婉君》里扎麻花辫的姑娘,真是应了那句“要想俏,一身孝”。
要说现在小姑娘追星也怪,我家闺女墙头换了七八个,最后贴在床头的还是刘诗诗的若曦剧照。问她为啥,小丫头说:“这个姐姐看着舒服,像夏天吃的绿豆冰棒。”别说,这比喻挺贴切,刘诗诗那气质就跟三伏天的酸梅汤似的,解暑又解腻。
前阵子表妹拍婚纱照,死活不肯画浓妆,跟化妆师说“就要刘亦菲那种若有若无的妆”。化妆师也是个妙人,回了句:“姑娘你这是要逼我下岗啊!”最后画出来的效果确实好,新娘子跟从水墨画里走出来似的。要我说,真正的美人哪需要浓妆艳抹?看看《梦华录》里的刘亦菲,素衣竹簪往茶楼一站,照样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各位看官看到这儿,不妨在评论区唠唠您心目中的淡颜女神。是眼波流转的蒋勤勤,还是清冷出尘的刘亦菲?或者您有更中意的人选?咱们老百姓看剧就图个舒坦,那些自然不做作的美人儿,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