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寒冬,我出生在湖北仙桃市剅河镇赵湾村一户教师家庭。父亲雷培华是乡村教师,母亲贤淑勤勉,家中虽不富裕,却书香氤氲。
幼年时,我便对收音机、电灯等物件充满好奇,常拆解重组,倒腾出简易的“小发明”。这种对技术的痴迷,如同种子般深埋于我心。

雷军
1987年,我以588分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初入校园,图书馆里那本《硅谷之火》如醍醐灌顶——书中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等创业者改变世界的壮举,让我立下鸿鹄之志:“要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大学两年,我修完四年学分,写下《深入DOS编程》等著作,并与王全国合作开发加密软件Bitlok,赚得第一桶金。
1992年,我加入金山软件,投身WPS与微软的较量。彼时国产软件举步维艰,盘古组件惨败后,公司账上仅剩十几万元。我带着团队站店卖货、重构产品,最终带领金山走出低谷,2007年成功上市。这段经历教会我:技术为骨,用户为本,商业需顺势而为。
2010年,我放下“金饭碗”,与林斌、黎万强等伙伴在银谷大厦喝下小米粥,誓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手机行业”。

小米产品
首款小米手机以1999元定价引爆市场,三年销量破亿,打破“国产机低端”魔咒。此后,小米生态链横空出世,电视、手环、扫地机等百款智能硬件走进千家万户。
2021年,我宣布“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造车。面对质疑,我写下全员信:“押上人生全部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三年间,团队攻克电池、智能驾驶等难题,2024年小米SU7惊艳亮相,半年销量破10万台,成为国产新能源车标杆。
创业路上,我始终铭记家乡恩情。2023年,我向武汉大学捐赠13亿元,设立“雷军班”培养科技人才;疫情中,个人及小米累计为湖北捐赠超1.2亿元。正如我常言:“科技应普惠大众,创新需反哺社会”。
从沔阳少年到全球科技领袖,我的故事里没有“躺赢”,只有“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创业激情。

小米汽车
未来十年,小米将继续以“厚道”之心,探索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让科技照亮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雷军,是永远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