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集团(CRRC)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50%),2015年由中国南车与北车合并成立,历史可追溯至1881年唐山胥各庄修车厂。
2023年中车营收超24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6.2%,拥有专利超7万件,产品覆盖高铁、地铁、风电装备等,业务遍及116个国家。
中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与持续技术创新,如全球首列时速600公里磁悬浮列车、氢能源机车等。

中车在鄂布局与2025年重点方向。
1. 现有产业基础
- 轨道交通装备:武汉黄陂基地,年产地铁300辆,占本地市场70%;江夏货车基地,年产能1.2万辆;襄阳电机基地,配套全国30%高铁/地铁。
- 清洁能源:荆门/孝感风电基地,2024年已交付500MW;武汉经开区氢能研发项目。
2. 2025年可望重点发力领域
- 智能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地铁(武汉19号线)、智慧城轨云平台;
- 高端装备出海:以湖北为枢纽拓展东盟、中东市场(如泰国曼谷地铁订单);
- “风光储氢”一体化:鄂西风光资源开发+储能配套,目标清洁能源装备产值50亿元;
- 氢能应用示范:2025年建成武汉首条氢能轨道交通试验线。

湖北与中车深化合作的策略建议:构建“四位一体”支撑体系。
1. 政策精准赋能
- 对中车新投项目给予“三免两减半”税收优惠,保障产业用地。如可在武汉临空港预留500亩)。
- 联合设立50亿元轨交装备创新基金,突破轴承、IGBT芯片等“卡脖子”环节。
2. 产业集群升级
- 提升本地配套率:推动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企业与中车合作车载系统,3年内配套率从45%提至70%.
- 建设鄂州葛店轨交零部件产业园,引入20家上下游企业,打造百亿集群。
3. 创新生态共建
- 联合华中科大、铁四院成立“长江轨道交通研究院”,攻关磁悬浮、低真空管道技术。
- 武汉理工增设“中车卓越工程师班”,培养输送对口专业人才。
4. 应用场景拓展
- 示范项目:宜昌-荆州城际铁路试点氢能源动车组,配套加氢站网络。
- 城市智慧化:将中车自动驾驶接驳车、智慧站台纳入武汉新城交通体系。

中车机车
合作预期成效:
- 产业拉动:每公里地铁建设带动GDP 2.6亿元,中车本地化生产使武汉地铁成本降低18%.
- 绿色转型:荆门风电项目年减碳56万吨,氢能轨道交通试验线助力零碳交通。
- 国际辐射:依托中车长江基地建设中非轨交培训中心,带动装备出口非洲。

湖北与中车集团的深度合作,将加速形成“整车制造+核心部件+智慧服务”的万亿级轨道交通生态圈。
通过政策、产业、创新、场景四维发力,有望2025年实现清洁能源装备产值突破50亿元、本地配套率70%等目标,为湖北建设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