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辈和晚辈之间,始终是存在“代沟”的。
所谓的代沟,就是性格三观、生活习惯上的隔阂和冲突。长辈无法理解晚辈,晚辈也无法理解长辈。
两代人的代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严重。尤其是在晚辈结婚之后,他们跟长辈的矛盾,会更加尖锐。
子女还未结婚,依旧属于原生家庭,跟父母是同一阵线的亲人。
子女已然结婚,也就远离了原生家庭,自己构建了新的小家庭,跟父母的距离渐行渐远,不再是同一阵线的亲人了。
再加上日常的代沟,要是这两代人依旧住在同一屋檐下,注定会争吵不休,两代人都活得痛苦。
02
一对老夫妻的心声:跟已婚的子女住一起,是最大的错误。
小陈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当地上班,日常跟父母一起住(自建房),既不用外出租房,也不用到处漂泊,既节省了钱财,也过得舒服。
工作没几年,小陈就跟女朋友结婚了。婚后,父母跟小陈说,自己在某小区还有一套80平米的房子,如果你们需要,想有点私人空间,可以搬到那里住。
因为都是父母负责一日三餐,小陈图方便,所以就拒绝了父母的建议,继续跟父母住一起。
一开始,媳妇跟父母相处得还行。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媳妇愈发反感父母的生活方式,父母也总是挑刺,两代人的矛盾愈发尖锐。
有些时候,单单是晾衣服这些琐事,小陈夫妇跟父母之间,还会争吵起来。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小陈完全将心思放在孩子的身上,而不在乎父母。对于父母,也就愈发苛刻。只要看父母不顺眼,小陈就会发脾气,跟父母对骂。
经历了这些事儿的陈父陈母,也就跟小陈说,你们还是去小区住吧,反正那套房子也是留给你们的,免得住一起吵架。
03
搬到了外边住之后,这两代人的矛盾竟然缓和了,虽然说一个月才见一两面,但两代人的关系明显好了起来。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两代人住一起,就会争吵不休,而分开住之后,矛盾会缓和呢?
上文已经谈到了,新旧两代人之间,肯定会存在“代沟”,也就是观念上的冲突。
受到“刺猬效应”的影响,如果新旧两代人愈发靠近,那他们只会互相伤害,而做不到包容、体谅。
相信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就是一场劫难。
肯定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子女在小的时候,不会跟父母闹矛盾,而随着子女逐渐长大,会跟父母闹矛盾呢?
子女小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父母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啥矛盾。
子女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父母的一举一动,他们未必认同,就会跟父母闹矛盾。
毕竟,两代人的三观、生活方式,都是存在差别的。
04
子女结婚之后,跟父母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子女结婚之前,还属于原生家庭的一员,跟父母依旧是一家人。
子女结婚之后,不再属于原生家庭,而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跟父母就不是一家人了,而是两家人。
父母有父母的旧家庭,子女有子女的新家庭。旧家庭跟新家庭之间,注定是无法融合的,只会相互排斥。
单单是“婆媳矛盾”,就无法缓和,又何谈是其他的矛盾呢?
婆媳双方住一起,只会互相看不顺眼。身为儿子,肯定会倾向于父母;可身为丈夫,肯定会倾向于妻子。
可由于男方已经远离了原生家庭,所以他更加倾向于妻子,就会跟父母闹起来。
住一起,哪怕父母不跟子女闹,子女的另一半也会跟父母闹。
所以说,分开住,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最好的选择。
05
写到最后
很多人都认为,肯定是住在一起,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这都是错误的观念。试想,新旧两代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还住在同一屋檐下,岂不是针尖对麦芒了吗?
长辈会想,我身为长辈,你们这些晚辈就该尊重我,不然就是你们不孝顺。
晚辈会想,虽然我身为晚辈,但我有生活、选择的自由,不该受到长辈的约束。
前者要求后者听话,后者反抗前者,你认为,这关系还能好起来吗?
短时间内,大家还会忍让。长时间,大家就忍不住了。越是忍不住,越是容易脾气爆发,让矛盾和冲突升级。
上了年纪的父母,如果可以的话,就不要跟已婚的子女住一块了。因为住一块的结果,只会是“家衰吵不停”。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