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烧毁160年后,专家打捞河道时,挖出一个罕见的文物

瑞礼评历史文化 2024-12-04 06:24:37

河底的金象头:圆明园里的意外发现

1860年的一场战火,圆明园,这座清代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成了一片废墟。而160年后,考古学家在干涸的御河底部挖出一个鎏金铜象首。这件文物曾在泥浆中沉睡多年,却依然金光熠熠,像是穿越时光的见证者。这么精美的东西,怎么会埋在河底呢?

战火中的圆明园:从繁华到废墟

圆明园曾是清朝皇家园林的“门面”,位于北京西郊,三园合一,规模浩大,占地350公顷。它不仅是皇家避暑的行宫,也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亭台楼阁,南北江南的秀美和西方建筑的独特风格在这里交相辉映。乾隆皇帝曾在诗中感叹,圆明园可谓帝王乐土的极致,天下无双。

但辉煌终究没能抵挡住战火的洗礼。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遭到洗劫。珍贵的文物被掠走,建筑被烧毁,昔日的皇家胜地一夜之间化为灰烬。此后,八国联军、军阀混战接踵而至,圆明园彻底成了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开始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性发掘。特别是1994年藻园遗址的发掘后,许多珍贵的文物陆续重见天日。但谁也没想到,在一条早已干涸的河道底部,竟藏着一个“大家伙”——鎏金铜象首。

御河里的“泥疙瘩”:一场偶然的发现

2013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圆明园大宫门区域开展考古发掘。这里曾是圆明园的正门,清代皇帝和大臣们出入频繁,御河、贤良桥等建筑一度是皇家生活的重要景观。这片区域后来被遗忘,甚至成了公园围墙外的“棚户区”。

考古队将目光投向御河河道。御河早已干涸,河底覆盖着厚厚的淤泥,考古学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希望找到点有价值的东西。一天,河道底部,一个看似普通的“泥疙瘩”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刚挖上来时,谁也没觉得它有多特别。表面满是泥土,形状粗糙,很容易被当成一块普通石头。直到有人发现,这东西“死沉死沉”,质地很硬,像是金属制品。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没敢贸然清洗,而是将它送到实验室。

清理这块“泥疙瘩”花了整整半个月。当最后一层淤泥被擦去,一个鎏金铜象首赫然呈现在眼前。它的表面光滑如镜,金光闪闪,历经160年的河水浸泡和淤泥掩埋,竟然完好无损。

鎏金铜象首:从辉煌到沉寂

这个鎏金铜象首高约半米,形状与真实的象头并不完全相似,却充满了艺术感。长长的象鼻卷曲而下,尖锐的象牙和宽大的耳朵栩栩如生。它的后部还有四个小洞,应该是用来固定到象身上的。考古学家推测,这个象首可能是一个大型摆件的组成部分,而整个摆件可能是用于皇家宫殿的装饰,象征吉祥和富贵。

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为什么会出现在河底?考古学家提出了几种可能性。

1. 一次意外的坠落

当年,这个象首或许是在运输过程中意外掉入河中。御河紧挨大宫门,河上有贤良桥,桥下是船只停泊的地段。可能是摆件在运输途中发生碰撞,象首脱离了主体,沉入河底。而那时战乱频繁,没人有精力去打捞,象首就此被淤泥掩盖。

2. 战火中的遗失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大宫门一带也遭到严重破坏。象首可能是在战火中被遗弃。甚至有人猜测,当时象首可能已经从摆件上拆下,准备运往安全的地方,但最终没能逃过命运的摆布。

3. 人为的掩埋

还有一种可能是人为掩埋。清朝灭亡后,圆明园成了废墟,许多文物流失,但也有人试图保护一些珍贵的物件。象首或许是在某次动荡中被匆匆掩埋在河底,以免落入外人之手。

无论它是如何落入河中的,这次意外却成了象首的幸运。战争、盗掘、风化,这些它本该经历的劫难,因河底的掩护一一避过。

鎏金工艺:黄金般的奇迹

鎏金铜象首不仅是珍贵的文物,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的杰作。所谓鎏金,就是将黄金与水银混合成金泥,涂抹在铜器表面,再经炭火烘烤,让黄金与铜器牢牢结合。这种工艺可以让铜器看起来像纯金一样璀璨,却大大节约了黄金的用量。

鎏金技术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了清朝更是技艺精湛。圆明园的象首便是这种工艺的巅峰之作。它的金层在河底浸泡160年后依然光滑如新,足以证明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

鎏金铜象首如今被收藏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展览馆里,静静等待着它的“身体”重聚。有人说,象首的背后是圆明园的缩影:从辉煌到毁灭,再到遗址保护的重生。圆明园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历史的疼痛,还有文化的反思——那些被掠夺的、被遗忘的、被重新发现的,都在提醒我们,历史的痕迹不会轻易抹去。

0 阅读:0

瑞礼评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