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六代机更狂野:全动翼尖实锤!美媒:美军六代机难产或是这原因

在和成飞六代机的“较量”中沈飞已经败下阵来!当然这个指的不是失败,而是媒体关注度,原因倒是很简单,成飞接连公布试飞大图并且足以辨认细节,全世界焦点都集中到了成飞的六代机上!但是近期一次试飞中,沈飞六代机终于抓住了一次机会,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后向视图中翼尖的差动已经清晰可见,全动翼尖实锤!

这个全动翼尖究竟会带来多大的效能,与成飞六代机的任务到底会有什么不同?美媒TWZ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稍早前沈飞六代机还进行了双机试飞,这个可是一个相当罕见的情况,这已经不是试飞了,而是进行编队训练,这是否表示沈飞六代机已经非常接近于服役状态?另外美媒的另一个关于变循环发动机的报道可能相当意外的披露了美军六代机延误的原因!

沈飞六代机更狂野:全动翼尖实锤,机动性有多强?

去年12月26日公开的成飞和沈飞两款六代机中,沈飞的六代机因为太模糊,所以社交媒体上的解读也是随着沈飞试飞一点点扩展开来的,截止到目前,通过多角度的视频与照片的展示,沈飞的六代机的特征基本上已经拼凑完整了:

概述:比成飞歼-36要小,但仍然很大,属于重型战斗机类型;

气动布局:特征是高机动性,机头呈 “铲子 ”状有些类似于YF-23,下机头横截面是一个大的半菱形,底部有一个连接脊;机翼呈lambda机翼形状,有三个控制翼面,无尾翼设计,疑似全动翼尖;

进气道设计:菱形进气道疑似加莱特结构,相对于DSI进气道,加莱特更适合高速,这表示沈飞歼-50的速度应该是高于2.2马赫的;

弹舱设计:从进气道延伸到机腹下方,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弹舱,从隐身战斗机考虑,似乎这个设计不合常理;

发动机:双发,有类似于F-22的推力矢量设计,这表示该机非常注重机动性;

起落架与载荷:主起落架都为单轮,重量应该比歼-36低,但应该还是重型战斗机;

上文中全动翼尖就是各方怀疑的,目前在网上流传的沈飞六代机CG图上全动翼尖的也有点似有似无的意思,但在1月27日出现在网上的沈飞六代机最新试飞视频显示,主翼翼尖出现了差动,右侧明显一定的迎角,而左翼翼则是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角度,这表示两侧错动进行了姿态调节。

全动翼尖到底是干啥用的?

有网友早就翻出了2023年11月份发表的《带全动翼尖飞翼布局的颤振规律》论文,不过这篇论文主要说明的是全动翼尖性能很好但要带来颤振,并且探讨了颤振的规律以及如何避免,在全动翼尖带来的优秀性能中却未提及。

下文尝试着探讨下沈飞六代机依然已经使用了全动翼尖,那么可以肯定颤振问题从理论上应该是能解决或者可以控制在安全裕度内。从全动翼尖可能作动的方式来看,一般有如下几种作用:

翼尖向上或者向下弯折作为航行稳定使用,也就是当成垂尾用;

主翼翼尖同步偏转作为襟翼使用;

主翼翼尖差动提供滚转力矩;

目前已经确定成飞和沈飞的六代机都是无垂尾设计,很多科普文章也已经说明了取消垂尾后如何保持航向稳定,一般无垂尾设计的飞行器就是使用注意外缘的减速板张开角度来修正航向保证飞行稳定。不过有一点也是可以确认的,垂尾的作用不只是修正航向,还可以通过舵面与襟翼等配合实现复杂的机动动作,所以垂尾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不过无垂尾飞行器也可以通过其他复杂翼面动作配合完成这个飞行动作,只是操作响应度可能会略低一些。所以翼尖如果能向上偏转,那么这个功能就相当于垂尾的作用,在航向稳定以及高机动性要求方面还是可以弥补一部分,但是到底能不能这样操作这是一个未知数!

主翼翼尖同步偏转作为襟翼使用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主翼后缘已经有襟翼,没必要再在这个位置搞个襟翼,不过既然搞了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同时使用增大襟翼面积,当然也增加襟翼操作的力矩。

还有一个是主翼翼尖的差动,比如一个向上偏转一个向下偏转时就能提供滚转力矩,由于是主翼翼尖,产生的滚转力矩是最大的,只需一点差动就能完成滚转,这个响应速度要比翼根的襟翼偏转要快得多,这是物理层面的改善,与飞控没啥关系。

沈飞的六代机如此设计,在机动性上肯定有极致的追求!同时沈飞六代机进气道还很有可能是加莱特设计,与成飞六代机有些类似,双双放弃了DSI进气道设计是什么原因?

比较有可能的是这两款机型的最大速度都将超过2.2马赫!因为DSI进气道上限大约在2马赫左右,不是说高于2马赫不能飞,而是进气道效率下降,发动机工况不佳,原因是DSI进气道基本不可调,无法适应大范围的速度变化;加莱特进气道有很多调节模式,适应速度范围最高可达3.5马赫,所以成飞和沈飞的六代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速度肯定会超过2.5马赫,甚至在3马赫左右。

沈飞的六代机作战设定应该是类似于多用途制空战斗机,航程应该远高于歼-20,但应该低于歼-36,可以进行超巡,这会是一款超级机动的战斗机,它强调利用低可观察技术和作战效率。从气动布局上来看,沈飞要比成飞的更灵活,更狂野!

最后还向大家确认一个问题,沈飞六代机前阵子被拍摄到了双机“试飞”的状态,这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沈飞的六代机已经不是试飞,而是在编队训练作战大纲,这个也表示,沈飞的六代机可能已经非常接近服役状态!

美媒: 美军六代机难产或是这原因

1月27日的美媒TWZ还报道了另一个新闻,美国空军与通用电气(GE)和普惠(Pratt & Whitney)签订了价值3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发下一代自适应推进系统(NGAP),同时还确定了开发周期,NGAP项目的原型开发将持续到2032年!

这个表示什么问题?这表示此前美军NGAD遭遇的十有八九是发动机问题!因为美媒从2024年8月份起就开始报道NGAD因为成本问题未来不确定,当时的美媒说法是NGAD遭遇了单价预算严重超标事件,每架NGAD战斗机的单价超过2.5亿美元,远不是美军所能承担的。

但是种花家以2009年的F-22的单价1.5亿美元为标准,计算这几年来通货膨胀后的单价,结果发现两者非常接近,也就是说NGAD真正的价格并没有比F-22贵多少,而美军却因为这个问题叫停了NGAD的研发,这个问题相当高诡异,完全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所以种花家当时就去翻资料了,结果翻到一份2023年8月份美国空军放弃了对F-35升级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转而寻求升级F135发动机!美国空军并未说明是什么原因放弃,也没有说明F-35升级是什么原因。

不过关于F-35升级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推测了解到的,因为F-35和F-22因为当初作战设定的问题导致设计出来的两款战斗机都是个柯基小短腿,最远的航程都不到3000公里,所以打算通过更换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达到与歼-20同等级的航程,但是美国空军放弃了,而且没有说明原因。

再结合这次NGAD莫名其妙的因为单价原因被暂停开发,可以确定的是NGAD甚至都没有进入工程阶段就放弃,这表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一个单价问题绝不是将工程阶段NGAD计划叫停的真正原因!

1月27日的TWZ报道释放出的内容估计就能让大家了解一二了,NGAP(自适应推进系统)项目的原型开发将持续到2032年!此前不是早就释放出通用和普惠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测试成功吗?怎么现在又要延续到2032年,按美军F119比F-22首飞早11年测试成功的话,这NGAD战斗机的排程是不是要延续到2043年?

这个时间推测确实有点夸张,假设美军的NGAD用F119发动机先上马,然后再更换抢时间,这个是当年中国歼-20的玩法,并且这个方法是成立的,NGAD战斗机确实可以如此这般照搬照抄。那么从现在开始到NGAD首飞要多久?如果按照美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Frank Kendall)的说法在2022年时还处在设计阶段,那么从设计定型到制造首飞,10年不过分吧,或者说八折8年总要的,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8年-2年=2031年才能看到NGAD首飞,而服役至少要到2040年后了!

估计到那会中国的六代机都已经服役了吧!美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落后一代的心理压力已经从2024年底就开始了,一直将持续到2040年,整整16年!这个酸爽只有中国人知道,当然现在我们将其如数奉还给美军。

延伸阅读:美国科技神话已经彻底破灭

美国其实已经全系溃败,从去年12月26日中国六代机首飞以来,美国科技正在肉眼可见的速度溃败,以下就是几个标志性事件:

六代机中国先行首飞:表示中国军事科技上已经超越美国;

美国网民蜂拥进入XHS事件:表示美国的文化与舆论霸权已经开始松动;

DEEPSEEK超越OPENAI最新的o1大模型:表示最先进的AI科技话语权已经有了强大挑战者;

很多网友对对此不以为然,任务六代机美国迟早能搞出来的,XHS事件只是一个现象级事件,要不了多久这些网民就会回归,而DEEPSEEK则被马斯克指责隐瞒事实!

其实这几个说法看起来有点用,但事实上一点用都没有,比如六代机中国先搞出来就是领先了,全世界民众不是傻子,为什么美国没有中国有?而且一搞两款,美国想跟都很困难,真的把美国后路都给堵死了,真是笑死人!

XHS事件,随着TIKTOK软件的解禁,很多美国网友确实会回归,但交流过程中已经发酵,美国的信息霸权已经出现了松动,美国人也已经发现东方的中国民众生活比美国人更幸福!如果终止交流那么将会变成传说,如果继续交流,那么将会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而DEEPSEEK被马斯克指责隐瞒中国拥有上万张英伟达显卡,而DEEPSEEK声称只用了2048张显卡训练!其实马斯克如果有真凭实据说也没啥,但目前没有真凭实据,并且就算用了1万张英伟达的显卡又如何?

DEEPSEEK的性能是不是比OPENAI的o1大模型要好?是不是要比OPENAI更便宜?是不是按MIT协议无论是个人还是商业都免费开放使用的?这就够了!在这种操作下,美国标榜最先进科技的AI将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全世界用户都会用脚投票,未来这些用户只会在DEEPSEEK上开发应用软件,未来的AI事实标准将由中国制定!

另外就在1月26日深夜,DEEPSEEK还发布了多模态模型Janus-Pro,进军文生图领域!性能也是完胜OPENAI旗下的同类产品,还有一个文升视频的领域已经开始瑟瑟发抖,就怕DEEPSEEK再来第三波文升视频,那样的话就是大满贯了!

请问马斯克怎么解释?人家DEEPSEEK的母公司幻方量化干的只是一个外行的活,结果吧一帮内行都给干翻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跨界颠覆行业!现在颠覆AI的居然是个炒股的,你说这美国AI界这脸是往哪搁啊!

当然无论种花家如何写文章支持中国,总会有很多替美爹洗地的朋友找到反驳点,但是这又有啥关系呢?这几天的事件给全世界民众都上了一课,美国的科技神话已经破灭,被吹到天上的美帝也不过如此,这就足够了!

41 阅读:12186

评论列表

海浪

海浪

42
2025-02-02 20:03

支持作者的观点,中国科技的崛起有目共睹,很多汉奸一说就骂街,一说华为就骂街,纯汉奸

睡不够 回复 02-03 08:26
国家都有专门的湾独黑名单了,那些跳的欢的会没有?真打起来全得拉去大西北种树种到死

七月长安

七月长安

35
2025-02-03 05:08

不管沈飞还是成飞,都是在为国争光,国家的希望所在[祈祷][祈祷]

杰哥

杰哥

18
2025-02-02 19:47

已经量产服役八百架了,

用户90xxx82 回复 02-02 22:58
就在刚才又造出50架。

YeSir

YeSir

13
2025-02-03 01:28

试飞阶段战斗机能飞跃人口密集区被普通民众拍摄到,一是有人战斗机,二是已经十分成熟

qiufeng_317

qiufeng_317

12
2025-02-03 12:21

只要服役,我都开心,创造机会才有奇迹

煤球

煤球

10
2025-02-02 22:18

当年的F-104如果能用上数字电传的话就不会有“飞行棺材”的雅号了,反过来如果不是数字电传飞控的话也没人敢应用“跷跷板”翼尖,应该不是刚发明的哦?[呲牙笑]太敏捷了反而是灾难;沈六敢用还有一点可能是因为是无人机,确切的说“忠诚僚机”终于出现了,两机编队如果不是P图的话,没觉得还没官宣就双机编队太神话了吗?[呲牙笑]有什么飞行试验一定要编队呢

积墨

积墨

9
2025-02-03 07:07

歼50的机腹必须做成纯平才更有利益隐身,希望后续加以改进时期更加完美

晓汲清湘

晓汲清湘

5
2025-02-02 17:24

沈飞的腹部完全看不懂 留那么大一条深沟

不霁何虹 回复 02-05 16:02
看不懂就对了,不要质疑科研人员的精心作品!

solk

solk

4
2025-02-02 16:40

你的文章总是很专业,很透彻,很深刻,也很正能量,在大年初一读到这种很优秀的文章是种享受,也愿你在新年里,开心健康,工作进步,成就斐然,多多写文章给我们看[玫瑰][呲牙笑]

路边尘埃草

路边尘埃草

4
2025-02-02 23:00

根据杨伟院士的PPT,六代机要在2027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也就是要小批量生产。

吹水

吹水

4
2025-02-03 19:08

谁说DSI不可调的?那个鼓包是可以调节的

用户21xxx89

用户21xxx89

3
2025-02-04 02:42

科技创新无极限!墨守成规死板教条死路一条!🤗🤗🤗

晴姑娘

晴姑娘

3
2025-02-03 02:29

以前说歼20巡航速度是2.5,最高2.8。那就是假的,因为用的dsi进气道

遺莣缘遺莣梦

遺莣缘遺莣梦

3
2025-02-02 23:37

最根本原因还是工程师技术工人越来越少,下游配套体系没了。波音客机也是这样的困境

毓秀晨轩

毓秀晨轩

3
2025-02-03 09:30

你是美帝间谍,这么绝密的情报你都泄漏!

凉太

凉太

3
2025-02-03 06:48

主起落架单轮?有清晰照片是双轮

谁知道答案

谁知道答案

2
2025-02-03 19:17

哪来的“全动翼尖”?挂了个塑料袋而已。[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种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