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4日,一条17岁租客杀害65岁房东的消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广大网友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对这个17岁少年的杀人动机感到好奇。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场命案竟然是由被害人的“好心收留”引发的。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被害人陶秀元的姐姐透露,她曾经听到过弟弟提到这个17岁的租客。租客姓黄,来自云南,平时好吃懒做,身上没什么钱,有的时候连饭钱都要找他借,借完钱还不还。
当时陶秀元的姐姐劝他不要管这个租客的闲事,但是善良的陶秀元没有听姐姐的话,还是让黄某回到自己的出租屋来住。陶秀元的儿子也回忆道:”案发前,父亲也曾经提过黄某向他借钱的事,好像只有几百块,但是父亲没有答应,最后租客还吐槽了下,几百块都舍不得借,很过分。这事当时父亲可能也没有放在心上。“2023年8月21日晚上九点左右,在浙江台州椒江区,黄某以支付房租为由进入到陶秀元的家中,当时家里只有陶秀元和他的小孙子。黄某手持一把水果刀将陶秀元杀害,那个时候他身上已经没钱了,但是陶秀元身上的几百块他没有拿。由此可见,黄某杀害陶秀元的动机并不是因为钱。那么,为什么陶某会对这个对自己有恩的房东抱有如此大的敌意呢?陶秀元的儿子揣测,可能是因为父亲曾拒绝借给他钱才让黄某怀恨在心。我们都曾经听说过“农夫与蛇”的故事,然而,一个又一个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却更加令人不寒而栗。黄某将收留自己的房东杀害是其中一件,而刘暖曦(曾用名刘鑫)背刺因她而死的江歌并诋毁、侮辱江歌母亲又是另外一件。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将魔爪伸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呢?在人性众多的阴暗面中,嫉妒是一个十分常见的负面心理情绪。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将自己和他人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当看到身边的人比自己优秀或是过得更好时,人们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嫉妒心理无伤大雅,然而,一旦嫉妒心理超过正常的范围值,一个人的内心也会因为嫉妒变得越来越扭曲。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那些和自己不在同一个层次的优秀的人,人们反而不会产生太强烈的嫉妒心理。但是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人们更容易嫉妒对方得到的东西。有些人把这种“看不得别人好”的想法放在心里,有些人却将这种阴暗的想法付诸行动。他们不仅看不得别人过得比他们好,还要彻底毁掉对方。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曾经在《白夜行》一书中写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如果说,《白夜行》向人们展现了人性之恶,那么东野圭吾的另一本书《恶意》则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之恶究竟可以恶到什么程度。
在《恶意》这本书中,日高可以说是野野口的大恩人。他不仅帮助野野口隐瞒了他的人生污点,还积极地向出版社推荐野野口的作品,帮助野野口实现了作家的梦想。然而,野野口不仅杀害了日高,还试图将日高包装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野野口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的心里产生了对日高难以消除的恶意。而这恶意的来源,正是日高对他的恩情。日高越是高尚、善良、宽容,也就越发衬托出野野口的卑鄙、邪恶、狭隘。如果不断接受对方的善意和恩情,那么那个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看到的那个阴暗的自我也就在对比之下越发可憎。他们无法恨自己,也无法谴责自己,只能将这种恨转移到对自己施以恩情的人身上。恨别人永远比恨自己要更加轻松。所以,他们才会把魔爪伸向那些对自己雪中送炭的人。他们深深地嫉妒这些善良的人,他们恨这些人拥有他没有的东西,但是他们却从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类人最擅长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具有很明显的受害者心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接纳自己,所以他们为了逃避责任,可以给自己找很多看似可笑的理由。在17岁租客杀害房东这起案件中,房东陶秀元不止一次地对黄某施以援手,即使他心里也觉得这个孩子不靠谱,但还是因为可怜这个孩子选择帮助他。然而,就在他拒绝了黄某向他借钱后不久,黄某却杀害了他。在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升米恩,斗米仇。”意思是说,帮人一定要有限度。如果对对方的恩情太大,被帮助的人不仅不会感激你,反而还会成为你的仇人。17岁的黄某仍然年轻,找一份工作实现经济独立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他却仍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把陶秀元对他的善意当成了一种好吃懒做的退路,当对方拒绝帮助他的时候,他就对对方萌生了恨意。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登门槛效应。当一个人接受了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时,为了避免对方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就会继续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时间久了,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就会认为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仅不会感激对方,反而还会在对方拒绝自己的要求时对对方产生一种恨意。这种恨意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它可以让一个人失去理智,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善良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可是在很多时候,善良的举动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大的风险,这也让很多善良的人选择收起自己的善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一定要对他人抱有警惕之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测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