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岁月印记,文字亦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每个报刊亭就像一个小书店一样”,从小人物到大时代,描尽世态万千。在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中,留下了许多的快乐和美好。
快餐时代,快感来得太唾手可得,疲惫与无聊空虚也来得很轻松,生活的快节奏下,几分钟的短视频是最顺手的调味剂。伴随无数杂志停刊、报刊亭接二连三被拆除......新媒体到来之后,“纸媒已死”的论调早已不新鲜。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纸媒精神的消失,在浩大汹涌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短视频的快餐文化中失去思考。当重复行为改变大脑,慢慢地,我们不再想起文字承载的深度与重量,思考的价值与意义。可能你也没想到,如今依旧有一小波人“吃力不讨好”坚持做杂志。
在此给大家推荐一套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让一整年过得充实、丰富、有质量。
这本杂志有多厉害多猛?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踩准节奏”,许多人因为它,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极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极少数相信的人最终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22年末,疫情后百废待兴,部分行业或资产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看似一片欣欣向荣。很多投资者把目光投向楼市,三联再一次警示大家,未来房价会下降40%,楼市会回到2016年,当然很多人也不相信,结果现实就是“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的拍”。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纷纷坦言:“只有这本杂志,我一订就是十年”。作家苏童说:“看完它,有一种脑后大补的感觉”。余华说:“选择深入思考和探索真相的人,展现了智慧和勇气。”李健直言:“每次阅读都受益匪浅,是我的良师益友。”演员濮存昕说:“它的名字就是个品牌,是高雅、是主流。”......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见识和认知的提升,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自信从容。
而一个能持久从阅读中丰盈自己的人,也注定会在岁月的洗礼中,散发出更自由的光芒。
因为只有丰盈的内心,才足以支撑起他们去应对外界的洪水滔天。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