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苏东坡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嶺南人”。
莫味荔枝从唐朝开始就成为贡品,嶺南的荔枝早就闻名于唐宋?
苏东坡在《荔支叹》诗中自注说:“汉永元中,交洲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

这是荔枝进贡的早期记载。原来在汉武帝时,长安已种植。汉武帝移百棵荔枝来长安种植,能成活,但没有一株结果,自始只能由嶺南来进贡。这一先例一开,后世便以沿袭,直至清代,没一例外。
荔枝生于嶺南,闻名全国。增城的“挂绿”、高州的“贵妃”、“黑叶”都是响当当的品牌。
荔枝花开香万里,荔枝熟时招客来。现在交通方便了,荔枝已不是贡品,已是平常百姓家的口中之物了。你不用来嶺南,也能日啖荔枝三百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