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能找到的车辆零整比,还都都是燃油车的。
可惜我没有保险公司的领导朋友,搞不来新能源车的零整比。
中保研的官网我也去找过找到最新公布的也是2022年发布的一个版本。
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新能源车的,
看这个零整比数据,也不高啊。
可是问题出来了按照这个数据,凭什么新能源车的保险要比燃油车的贵,还难买?
我说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新能源车的保险平均比燃油车的贵30%以上。
如果是营运的还要再贵30%以上。
而且如果你上年的行驶里程超过2w公里,那有些保险公司甚至不愿意给你卖保险。
一直到我看到这个信息,中保研调查的新能源电池包单件零整比。
燃油车的三大件是发动机变速箱地盘。
新能源车的三大件是电池电机电控。
想要整出个事情,把发动机变速箱搞坏,需要那些做保险收入的人群,普通人很难做到。保险公司也有丰富的经验面对,能通过历史数据把你搞出来的事情解决掉,来拒绝给你赔钱。
但是电池包,你要想故意搞坏,只要找个烂路,故意磕碰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一些电池使用时间长了点的,健康度下降过快的车主,需要换电池,就免不得想办法解决资金的问题。故意去搞个什么事情,让电池损坏。需要保险公司来赔偿了。
电池包这玩意,坏一个基本就需要全部更换了,可不是发动机变速箱换个零件还能继续维修。
这也就是保险公司拒保新能源车,对新能源车保险费用也更高的原因。
人家保险赚的就是一个幸存者偏差的钱,2个人买保险,一个不出险,他就赚一个人的钱。100个人买保险,99个不出险,他就赚99个人的钱。
剩下那一个出险的,他用不出险的那部分都能弥补掉。
这样他才能赚钱。现在新能源车的出险率,赔付率都太高了。
保险公司这样针对新能源车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毕竟都是生意,生意嘛,赚钱而已,赚钱不寒碜。
所以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企,开始做自己的保险公司,看似给车主提供便利了。
其实一个保险公司最赚钱的就是那些个精算师,那些保险上的条条框框。
现在车企自己做,他们自己能拿到的数据不比保险公司拿到的齐全?
买保险时候想要看清楚哪些条条框框,对普通人来说根本不可能。
人家一个团队搞出来的条条框框,岂是你一个人对付的?
所以这次好多新能源车主都在感慨,自己的车有自己的专用保险了,普天同庆了。
我就没那么乐观,就像是很多人都以为厂家补贴的车辆贷款是占便宜一样。
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怎么可能让一个资本家对客户做慈善的。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世界中,保险也会是一样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意,还能是好生意嘛?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生意的本质往往在于创造价值并获取相应的回报。对于保险行业来说,盈利是其持续发展和提供稳定服务的重要基础。倘若一家保险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那么它将难以拥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赔付。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那些成功且持久的保险公司,无一不是在合理追求盈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例如,在某些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只有盈利状况良好的保险公司才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来迅速响应,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而有效的赔偿和支持。
再从社会层面分析,如果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没有盈利的驱动,保险公司可能缺乏创新和优化服务的动力,无法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研发。
此外,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业务可能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毕竟,一个无法提供合理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的行业,怎能留住那些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呢?没有优秀的人才,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又如何能够得到保障呢?
综上所述,在保险领域,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生意很难被视为好生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为了盈利而不择手段,忽视社会责任和客户利益。而是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那么,对于保险行业的盈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您又有怎样独特的见解呢?不妨与我们一同分享。
梦想成真
反正北京的出租车,保险公司不保,不知道你们的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