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高书群导演,张译、郎月婷主演的谍战电影《刀尖》首波口碑出炉,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华语电影市场上较为罕见的纯谍战题材作品,这部电影是否能超越前人,成为新的经典?现场观众的评价依然“一针见血”。
谍战电影向来是国产影视剧的看点所在,曾几何时,《风声》这样的经典佳作数不胜数,至今难以被超越。但近年来,这类题材走下坡路,市面上鲜见佳作。好在,高书群导演的新片《刀尖》即将上映,携手《悬崖之上》主演张译,呼啸而来。这部积压多年的作品,近日进行首轮点映,首批观众口碑来了!评价果然两极分化.
一方面,不少人对电影风格表示认可,称赞具有氛围感和质感。的确,从片中的视觉风格和布景道具来看,导演下足了功夫,考究复刻了40年代民国风貌与谍战氛围。暖色调与冷色调的交织运用,成功营造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沧桑感。即便积压多年,放在今天看,画面感觉也不过时。这正是谍战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剧情方面的精彩对决场面也获得了不少好评。特工之间的你来我往、暗潮涌动,都拍摄得相当到位,有许多高潮精彩的瞬间。譬如黄志忠和沙溢两大实力派演员的对手戏,将观众牢牢抓住,让人看得定睛。各路配角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轻易带入其中。
“每个特工之间的对决非常精彩!”“一部期待已久的佳作!”关于《刀尖》的首波好评集中在导演对题材的把握上,认为谍战片特有的暗流涌动和对决拍摄得非常出色。的确,在这个以商业片为主的电影市场,能看到一部纯谍战题材的电影不容易。《刀尖》的导演高书群曾凭借《风声》在这一领域立下汗马功劳,这一次与张译的合作无疑具有黄金谍战组合的味道。
然而,想要超越经典何其不易。“老套的故事没有拍出新鲜感”,“跟《风声》差远了”,现场观众对《刀尖》的另一面评价也极其犀利。其中最遭诟病的是过多的旁白解说和反派人物的降智化处理,削弱了观影的代入感和紧张感。情节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最后更是以女主角难产惨死收场,颇有歹毒之嫌。
反观之前的经典之作《风声》,可谓情节精彩、人物立体、每一个镜头每一段对白都精雕细琢。其中谍与谍之间的生死较量、正与邪的激烈碰撞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至今回味无穷。相比之下,《刀尖》在这些方面确实难以达到那个高度。
究其原因,经典之所以经典,不仅因为其本身的质量,也与其出现的时代背景分不开。《风声》问世之时,国产谍战电影还是一片空白,它的出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时移世易,《刀尖》想要再创新高,其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经典的辉煌就对新作过于苛刻。在这个剧情俗套、渲染抢眼的年代,《刀尖》的出现至少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选择。它的制作团队业界顶尖,从服装道具到画面语言都极具氛围。以张译和郎月婷为核心的主演阵容,也为这样一部非商业的小成本电影注入了可观的现实市场价值。
就算最后的成片有所不足,但导演和主创团队对电影的用心和诚意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应该低下视角,以一颗平常心去评价这样一部作品。经典可以作为榜样,但不应成为压力。有人逐鹿中原,才使江湖更为热闹。我们期待着国产电影市场上出现更多样化的题材和视角,而不仅仅是票房与口碑的竞争。
《刀尖》11月24日将正式上映。届时,不妨以一颗平和的心,走进电影院,为国产谍战题材电影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也许经典无法复制,但支持国产电影,让更多有诚意的导演得以施展空间,才是我们观众最应做的事情。
综上所述,这部积压多年的谍战大片,在首轮放映后,获得的反响两极分化。的确,从技术水准来看,导演下足了功夫,氛围感强烈,质感出众。但剧情方面存在着诸多遗憾,老套、不合理之处层出不穷,导致口碑参差不齐。
当然,作为市面上少有的谍战新作,《刀尖》对观众来说,无疑具有足够的新鲜感和吸引力。它勾起了观众对经典的回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视角。这部电影能否成功突破,超越老一辈谍战片的光环,成为新经典,还有待上映后观众票房和专业评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