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热门游戏的《我的世界大电影》4月4日起在中美同步上映,该片在烂番茄网站上也开分了,新鲜度仅为53%,口碑一般。部分影评人认为影片有趣、充满想象力,而部分影片人则抨击该片“愚蠢至极”、“笨拙混乱”。
好评:
艾米・尼科尔森《洛杉矶时报》
赫斯对《我的世界》的演绎本质上是《绿野仙踪》的 “肌肉男” 版本。四个来自爱达荷州、身份各异的陌生人误打误撞进入了 “主世界”,然后向留着巫师般胡须、爱吹牛的杰克・布莱克求助,希望能回到家乡。没错,托托也在,而且还是一只立体主义风格的狗。
内尔・米诺“电影妈妈” 网站
这部电影对想象力无穷潜力的赞赏,更有可能激励观众去尝试玩这款游戏,甚至创作属于自己的游戏。
乔丹・霍夫曼《娱乐周刊》
这种无拘无束的态度,如果你愿意,可以称之为 “开放式沙盒” 风格,在众多似乎受既定故事背景限制的家庭电影之后,它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
金伯・迈尔斯Mashable网站
对于这款游戏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入门介绍,而且丝毫不会让人感觉像是在做功课。
彼得・豪厄尔《多伦多星报》
这部电影以成年人的荒诞主义手法将一款儿童电子游戏改编成了大银幕作品,大多数时候都很有趣,而且受众不应该只是游戏迷。
梅雷迪思・G・怀特《亚利桑那共和报》
这是一场有趣的冒险之旅,孩子们,不管他们是不是这款游戏的粉丝,可能都会喜欢。可惜的是,对于老一代的玩家来说,这部电影有所欠缺。它在故事讲述和幽默方面都不够,无法让我们对赫斯构建的《我的世界》世界产生兴趣。
马克・肯尼迪美联社
如果说《我的世界大电影》有什么贡献的话,那就是见证了莫玛在喜剧表演方面的成熟,他之前在《海王》和《速度与激情10》等电影中已经初露演技锋芒。但在这部电影里,只要他不在银幕上,影片就会显得有些拖沓。
布兰登・于《纽约时报》
这部电影中那种彻头彻尾的愚蠢,竟有种近乎大胆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如今这样一个充斥着流水线式改编作品的世界里,这部电影更有自己的特色,尽管这种特色有些没头脑。
欧文・格莱伯曼《综艺》
尽管你可能会觉得杰克・布莱克年纪有点大了,还在那里念着他那些欢快、迷糊又像瘾君子说的台词,但他投入了十足的信念感,让这部电影增色不少。
凯瑟琳・布雷《卫报》
如果在故事讲述方面再下点功夫,这部电影本可以像 2023 年的《龙与地下城》那样成为一部特别的作品,但尽管如此,它仍是一次有趣(虽然有些杂乱)的观影体验。
差评:
尼克・沙格《每日野兽》
从头到尾都愚蠢至极,这部电影不过是为了利用知识产权捞钱而制作的。
约翰尼・奥莱克斯辛斯基《纽约邮报》
这是那种就算编剧处于昏迷状态都能构思出来的公式化品牌衍生故事。
杰克・威尔逊 《时代报》(澳大利亚)
赫斯及其团队没能利用好手头的素材,构建出任何经得起推敲的内容。
罗比・科林《每日电讯报》(英国)
当布莱克等人与邪恶的女巫对抗时,你会觉得自己看的可能是其他任何一部以品牌为驱动的圈钱电影,只不过这部更 “方块化”……
迈克尔・奥多尼亚《The Wrap》
这部基于电子游戏改编的《我的世界大电影》的制作方深知其固有受众群体,便毫不留情地用大量迎合粉丝的情节和闹剧来吸引他们。而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在五彩斑斓的数字背景下按部就班的 “英雄之旅” 罢了。
克拉丽斯・洛赫里《独立报》(英国)
在这部电影里,某种程度上确实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讲述了创造有多难、破坏有多容易。不幸的是,《我的世界大电影》恰恰印证了它自己的观点。创作需要付出太多努力,还不如毁掉这款电子游戏的精神内核来得容易。
索伦・安德森《西雅图时报》
这是一部笨拙混乱、缺乏真正想象力的作品。
雅各布・奥勒 《影音俱乐部》
《我的世界大电影》的幕后制作团队明明看到了摆在面前的无限可能性,却选择了一条已经被用过无数次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