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能够很好地生存是因为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侥幸免于祸患罢了。”
-- 原典出处《论语 · 雍也篇第六》
▼
“人之生也直”,是孔子的观点。孔子认为,人能够在世间很好地生活生存,是因为正直,故而以直道教人,直道即君子之道,主忠信,讲仁义。但现实是,“罔”者,不正直的人,也同样生活得很好,有时还更好。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似乎一个人正直与否,并不影响生活和生存。而如果“直”与“罔”的结果都一样,为什么要辛苦学习“君子之道”呢?必要性又在哪里呢?
有此疑问的人恐怕不在少数,这章,可以看成是孔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人之生也直”,人能够在世间很好地生存生活靠的是“直”,心地正直,言行端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那些邪曲不直的人,也能生活得很好。孔子认为是“幸而免”,免,免于祸患。幸,不是幸运,而是侥幸。唐朝韩愈有言:“君子得福为恒,小人得福为幸。”君子行正道,得福是正常的事;小人行邪道,得福是侥幸的事。
▼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我们今天常将“幸”、“福”两字连用,古人对两者的定义不同。《国语》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他在听到军队获胜的消息时,没有露出欢喜的神色,反而面带忧惧,随从问他,战胜是好事,为什么你看起来那么忧虑?赵襄子说:“德不纯而福禄并至,谓之幸。夫幸非福。”意思是,没有纯厚的德行却福禄并至,那叫侥幸。侥幸不是福,所以我感到忧惧。赵襄子遇到好事,首先掂量自己的德行,是否与所得相配。侥幸非福,因为偶然而不能恒常。
直道生存,是天理、常道;罔道生存,是变数、偶然。行善获福,为恶得祸,是常道;行善不获福,为恶不得祸,是变数。有智慧的人,不会弃“直”而用“罔”,不会因变数而怀疑常道。
君子小人的区别也在于此,君子,不存侥幸之心,不行苟且之事。小人,常行险以侥幸,无所不用其极。
此章孔子劝学,践行君子之道,寻求恒常稳定之“生”,而非偶然侥幸之“生”。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