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熙品论语|(二四五)孔子与时人:系而不食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
翻蓁熙的文章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
▼唐太宗喜爱书法,常在政务闲暇之余与大臣探讨书法本真,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一。虞世南,字伯施,初唐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世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如果在那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 原典出自《论语 · 述而篇第七》▼这章是弟子们观察老师日常言
▼一个朝代的完结是有预兆的,短时间内会极速略过前朝模糊的背影。敏锐察觉到它的人,已不再把入仕当作他们的必选项。海水群飞之
▼贞观五年,唐太宗修复扩建隋文帝的离宫,随即更名为寓意“九重”、“九层”之意的“九成宫”。第二年唐太宗在此避暑时发现一块
▼《林塘得小釣,煙雲含餘清》/34x70cm/水墨設色/甲辰夏春山初醒,烟云朦胧,山林深处,树木葱茏。一处平坦的山谷里,
▼《野塘積水生蒼煙,山深疏林耕田歸》/(山雨濛濛系列之一)/136x69cm/水墨設色/庚子年远山雾霭,近树清波,下了几
▼积日累久的民族与阶级矛盾在元末,以不可抗拒之势降临。多地爆发农民起义,祸结兵连的帷幕被再次掀开。每当人心散乱之际,文坛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
▼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灭陈,结束了东汉以来三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分久必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一时期的书法艺术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说:“君子不能从小处考察知用,但可以承担大任;小人不能承担
▼元政权是一个建立在多民族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权。在文化融合的进程中,汉文化凭借传承千年的深厚基础,渐渐占据上风。元文宗不仅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孔子说:“君子,坚守合义之信,不拘执违义之信。”-- 原典出自《论语 · 卫灵公篇第十五》▼本章
▼图一 隋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局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短短三十七年的隋朝,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终南余雪图》/136x69cm/水墨設色/庚子年"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孔子说:“从乐师挚的升歌开始,到《关雎》结尾的大合奏,美好盛大的音乐始终
▼身份杂糅的年月,摒弃仕途,反而能获得更广的人生选择。避开了连衽成帷的大道,却也注定了艰辛。极丽风光,总在人迹罕至的绝险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那些把精力花在说好听的话,摆好看的脸色的人,很少是心中有仁的。-- 原典出自《论语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