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明诗|(四十九)“一管春秋笔,胸内取次裁”——杨维桢

翻蓁熙 2025-02-14 18:09:47

积日累久的民族与阶级矛盾在元末,以不可抗拒之势降临。多地爆发农民起义,祸结兵连的帷幕被再次掀开。每当人心散乱之际,文坛总会出现一位领袖型人物,带领众人同心协契,匡扶世风。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心道人、梅花道人等。和陆居仁、钱惟善并称为“元末三高士”。出生枫桥,今浙江诸暨,属地位较低的“南人”。幸而其父重视教育,修筑藏书红楼,命兄弟俩住读,无事不离。经此苦功,终在泰定四年考中进士,获天台县尹一职。却在与当地利益集团的冲突中落败,被免官,遂前往大桐山任教。

元 杨维桢(传)《铁笛图》(局部)

三年后,转授官钱清盐场司令。见盐税过重,为民向行省上书请求减税,遭拒欲辞官,后虽留下却被刻意针对,至宁忧去职,多年未得升迁。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游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庐山瀑布谣》

从序中可知,这首诗是与贯云石梦游庐山,赋诗记之而得。银河像决堤的黄河水,自五老峰倾泄而下,我还以为是天人所织的布垂下来,想用剪刀裁一幅水汽氤氲的光滑缎面。遇到了洒脱似李白的贯云石。骑着鲸鱼漫游,夜里太渴找不到酒狂饮沧海,使其变桑田。瀑布被照得波光粼粼,如万丈银河奔流入潭。夸张却贴切的形容,让这一自然景象跃然眼前。

至元五年,其父、母先后离世,杨维桢服丧在家。至正元年方满,和其余家人迁到钱塘。

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

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

照天万古无二乌,残星破月开天馀。

座中有客天子气,左股七十二子连明珠。

军声十万振屋瓦,排剑当人面如赭。

将军下马力排山,气卷黄河酒中泻。

剑光上天寒彗残,明朝画地分河山。

将军呼龙将客走,石破青天撞玉斗。

——《鸿门会》

项羽曾设鸿门宴,欲除刘邦,未成而大事败。首句以龙为喻,言明二龙相争的时局。酒宴上暗流涌动,推杯换盏间,一方不怀好意地窥觊着。自古不悬双日,日升月落是自然规律。邀请的客人中有被天子气包围的异貌者,指的是刘邦。军士为自己的将军壮威,气势如虹。将军剑气冲天,似能将山河一分为二。最终客人借计逃离,范增只能懊恼地劈碎玉斗。

元 杨维桢(传)《铁笛图》(局部)

至正十八年,被授儒学提举,结果因兵乱再起未能到任。时张士诚割据一方,数邀而拒之。先避居富春山,后移松江,与江南名士交游甚广。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

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题苏武牧羊图》

此为题画诗。麒麟阁是汉武帝所建。甘露三年,汉宣帝为庆祝战胜匈奴,命人画了包括苏武在内的十一位功臣像挂于其中。未得此殊荣时,独自被放逐北地,时刻远眺故国的方向。云雁传递书信,天冷就靠羊取暖,吃雪充饥。十几年过去,作为使节象征的节旄都已脱落殆尽,其心仍不屈服。终于被匈奴放归,临行前降将李陵痛哭相送,为自己叛国的行为感到羞愧。运用了直叙、对比等多种手法,来歌颂苏武忠贞爱国、不辱使命的英雄事迹。

洪武三年,明太祖召其入京,以《老客妇谣》表明拒仕的决心。仍被留滞修书,不久再次请辞归乡。到家作《归全堂记》后掷笔而亡。

一片青天白鹭前,

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

新得槎头缩项鯿。

——《题春江渔父图》

这也是首题画诗。上句以景开篇,描绘了晴空之上,白鹭排飞,初春的水面上荡着以捕鱼为生的渔船。船家喊儿子进城去打酒,回来配刚钓到的新鲜鱼货。寥寥数句,勾勒出春与人宜的美好画面,表达了其内心对天伦叙乐的向往。

元 杨维桢(传)《铁笛图》(局部)

杨维桢的诗体被称作“铁崖体”,与他所追求的“铁雅”诗风相对应。更深层次的是他受朱熹的影响,认为诗乐应具备社会教化的功用。试图通过创作以古乐府为形式,以神话、典故为主题的作品,实现移风易俗的目的。在记叙时情的同时,将国势引导回正道之上。

其吸收了汉魏乐府质朴、音律协调与晚唐李贺恢诡谲怪的特点,和谐融于诗中。所作的西湖竹枝词和吴下竹枝词,一度成为当时文士争相应和的对象,酬唱往来的诗稿被编入《西湖竹枝集》。

在地方势力膨胀到威胁皇权之前,杨维桢是积极用世的,期望能成为元廷的肱股之臣。遭到现实打击后,转而在湍流之中斡旋调停,努力维持平衡。先保身,再保名。

一端系着清逸雅正,另一端连着怪诞诡奇。文学风格的偏好恰如他本人,行事潇洒放纵不羁,却又恪守儒家规训,执着于找寻并确立“正统”。就这么临深履薄地攀走于不协调的绳上,力竭方休。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翻蓁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