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熙品论语|(二三八)孔子论乐教:雅乐盈耳

翻蓁熙 2024-12-27 19:06:39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孔子说:“从乐师挚的升歌开始,到《关雎》结尾的大合奏,美好盛大的音乐始终洋溢在我耳旁。”

-- 原典出自《论语 · 泰伯篇第八》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皆夫子教化之具,用以塑造君子品行。

时隔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诗,可吟诵;礼,可言传;乐,如何呈现?

春秋礼崩乐坏,夫子致为于复礼正乐。那时的音乐,究竟是怎样的?暂借此章文字,聆听一曲春秋雅乐。

领衔表演:师挚。鲁国宫廷乐师,名挚。

重点曲目:《关雎》

演奏特点:有始有终,有序和谐。

音乐表现:洋洋乎盈耳,美好而盛大。

《关雎》,《诗经》第一篇。《诗经》是汉以后的称呼,春秋时称为《诗》。据说《诗》原本有三千首,经过孔子的整理和编纂,取其中三百篇用于教学,称为“诗三百”。三百首诗,从排序到内容,无一不是在述说孔子的诗教思想,《关雎》位列十五国风之首,其中自有深义。

诗乐同体,有诗必有乐,“诗三百”皆可弦歌吟唱,而《关雎》正好是一首有声音的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春天的河边,雎鸠鸟关关地叫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河边女子采摘荇菜,岸上君子心生爱慕。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怎样才能追求到淑女呢?辗转反侧,终于想出了方法。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追求淑女,用高雅的方式,弹琴鼓瑟,表达爱意。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迎娶淑女,用隆重的仪式,击鼓鸣钟,载歌载舞。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文字关不住,乐音从诗中逸出,关关鸟鸣,琴瑟铮铮,钟鼓铿铿……

遥想当日场景,乐师登堂升歌,渐起笙箫之音,跟着加入琴瑟,最后钟鼓齐鸣,盛大而隆重,洋洋乎盈耳。

闭目感受诗乐,春鸟春风春水,正当青春的君子淑女,诚挚的不懈追求,隆重的欢庆场面,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劳作、婚恋,真诚而热烈,光明而美好。

《关雎》之乱,乱,说的是乐之终章,《关雎》最后的大合奏,笙、箫、琴、瑟、钟、鼓,合鸣齐奏。虽杂却有序,合众而为一。

以乐喻政,协和万邦,亦是如此。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0 阅读:0
翻蓁熙

翻蓁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