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之前,民间如果拥有一件文物,那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拿到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直接捐赠,要么拿去国营文物商店(公司)出售。在市场经济开始之前,基本没有第三种选择!
那时候的文物商店设有专门的“收购部”,收到珍贵的直接送到博物馆,一般的则当作商品售卖给外宾,也是过去创汇的一个重要来源。
北京文物公司
当时,根本不需要专门去征集、搜寻流落在民间的文物,因为老百姓如果缺钱要出售家传古董,只能去文物商店,要是卖到其他地方就是违法的。
所以只要“坐等”文物古玩上门就行了。以北京为例,在东四和八面槽有专门收购翡翠珠宝的部门;新街口、西单和琉璃厂专门收瓷器和书画;金银首饰则由银行统一收购;其他杂项就看品给价或者帮忙代销。
因为是“单一市场”,所以定价权全在文物公司,卖东西还要出示“户口本”,工作人员给个差不多的价格基本都能买下,因为不急用钱一般不会拿来卖。
北京老古玩店
刚刚“改革开放”后,卖文物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文物商店甚至要“限时发号”,没排上号就卖不了。有些人大老远骑自行车或坐车赶过来,没拿到号又怕在当地过夜,要花钱还担心不安全。
这时候,旁边就有闲散人员凑过来,原本想卖20块钱的花瓶,这些早期“黄牛”10~15元就要收。卖家思前想后,一般都会卖了以便早点赶回家。
“黄牛”收到手后,有些直接转卖给文物商店,有则些自己留下来经营,这就是现代古玩市场和商贩的最早雏形。
从后来的形势看,这些早期卖掉家传古董的人,应该会十分后悔,因为只要再留个若干年,价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宣德 洒蓝釉钵(首都博物馆藏)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物商店成为各大馆藏文物的重要来源。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1年,全国文物商店收购的文物高达700万件(套)以上。很多顶级文物都是在人们不太清楚价值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卖掉的。
比如著名的明宣德景德镇窑洒蓝釉钵,是一位老太太在家里翻到的“喂鸡碗”,80元就卖给了文物商店。后来查明全世界只有三件,文博单位还特地给老太太一定的补偿。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拍卖行和古董商开始主导了文物市场,欧美早已成熟的价值炒作体系也开始深入人心,文物公司不再掌握“定价权”。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为了抢救回一些珍贵文物,所花费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比如秦公为代表北京市文物公司,联合文博单位,在瀚海拍卖上花费1980万买下来一幅东北民间藏家收藏的《十咏图》,这应该是可查到的,民间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拍卖纪录。
后来又赴香港苏富比花费1900万港元,买下圆明园流失的乾隆粉彩六方套瓶。这样的“高价抢救文物”是前些年经常发生的事,也让文博单位大感吃不消。
就这样,流散文物在市场的经营权,由文物公司的“独家经营”逐步变为开放给文物流通监管市场和拍卖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终究不再持续,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衰落。
此后,文物公司的“收购部”正式被撤销,除了各大博物馆的偶尔“征集”,对于民间文物基本上不再有“直接收购”了。
文物商店部分藏品
这几年,随着民众对“文物”的认知越来越高,文物商店又有“焕发新生”之势。尤其是直播的火爆,让文物商店的经营更上一层楼。
保留原有体制的,比如上海文物商店,会放点库存的东西,笔者有幸去参加过一次。但是怎么说呢,太火爆了,所以有个规定,不能挑东西,每人限购三件,放出什么只能买什么。
我从天还没亮就去排队,一直排到大中午,原本想买浅绛彩的精品瓷器,结果排到我只给了三个破铜镜,把我气得哟!
其他大部分文物商店,一般不会“开库放货”,这就导致了很多藏品一眼假!就算是真的,价格也比市场价贵了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比如我曾看到一件清中晚期的仿宣德炉,市场价大概1~2万元,在某个文物商店的标价却高达13万。看得我很无语。
如今除了“自营”,有些地方的文物商店,还会“租借牌子”给商人,不少网络直播就是这样的。价格卖得比市场价贵很多,但也会出现工作人员不懂行,把精品当普品卖的情况。
很多年轻人也喜欢在文物商店买东西,看中的就是这块“金字招牌”。但如今是市场经济,文物商店也是需要盈利的,所以最后能不能买到好东西,还得看自己。
其实跟你在古玩交流会差不多,没有绝对靠谱的藏品,只有绝对靠谱的眼睛。
牧野天下
500加锦旗
破碎的心
除了真金白银,大多都是炒作[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