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2年底,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西安中心)累计备案主体900家,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共接收专利预审案件2427件,经领域审查后受理1856件,预审合格1566件,授权1161件。预审案件接收量同比增长107%,受理量同比增长127%,合格量同比增长141%,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秦创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主体活跃度显著增强
备案主体累计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是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雁塔区和航天基地,其合计备案数占总数的71%。
2022年预审案件提交量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别是高新区、雁塔区、经开区、碑林区和西咸新区,这五区提交的预审案件量占当年度预审接收量的76%。
全年共420家备案主体处于活跃状态,是西安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提交量超过90件的申请主体有三家: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案件量分别为177件、96件、91件。
新增的备案主体类型中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为主,其中民营企业占比为84%,国有企业占比为11%,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占比为3%,合资及外资企业占比为2%。
2022年接收和受理的专利预审案件主要为发明专利。预审专利月接收量、月受理量均呈现出年初量少,年中达到峰值,年末持续攀升的态势。
——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力
2022年,西安中心经领域审查后共受理专利预审案件1856件,按受理量对IPC分类号排名,处于前十的分类号有G06F、G01M、B64F、G01S、G01C、G06K、G01R、G01B、H02J、E21B。其中25%的专利预审案件属于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构成比重较高,创新主体聚焦信息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案件质量稳步提升
全年新增注册专利代理机构234家,累计总数达485家。196家代理机构在西安中心提交专利预审案件,创新主体提交预审案件以代理委托业务为主导,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预审案件总量为2320件,占2022年度预审案件接收量的95%。
2022年,受理量超过20件(含20件)且预审合格率大于80%的专利代理机构有20家。(合格率=预审合格量/受理量)
2022年,受理量超过20件(含20件)且授权率大于80%的专利代理机构有17家。(局结案量的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月29日,授权率=局授权量/局结案量)
2022年,一次性预审合格量超过8件(含8件)的专利代理机构有10家。
2022年,受理量超过15件且预审合格率和已审结案件授权率均大于80%的申请主体有12家。其中,以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企业在专利预审服务中获益。质量高、授权快的专利为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市场拓展等方面助力赋能。
2022年,西安中心已审结案件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率分别为80.61%、100%、100%,平均授权率达到83.92%。
2022年,西安中心多措并举,发布《预审案件自检承诺表》优化预审工作流程,持续强化预审服务工作质量;积极调整可受理分类号扩大受理领域,全面覆盖“秦创原”及西安制造业骨干企业,带动“秦创原”技术创新热情,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通发展。
2023年,西安中心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始终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工作,努力提升专利预审服务水平,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持续助力“秦创原”驱动平台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创新力量。
来源: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