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了吗?2025年提高工龄单价,可能吗?

王五说说看吧 2025-02-03 16:12:33

今天是大年初六,距离过完春节还有两个休息日,节后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复工上班了,其中自然包括主管养老金调整的人社部和财政部。那么节日过后会立马公布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吗?

恐怕很难,根据以往经验,每年国家层面的调整通知是在5-7月之间发布的。比如,2024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发布于当年6月17日,2023年和2022年都是在5月官宣的。因此,今年人社部和财政部大概率也是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公布,所以截至目前暂时还没有发布养老金调整通知。

聊完调整通知的发布时间问题,再讲讲具体调整方案方面的预测。

众所周知,国家层面的通知只是给出一个平均调整比例,全国31地要围绕这个比例制定各自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大家的方案虽然都不同但原则是类似的,都会将养老金调整分成定额增加额、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增加额、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和高龄倾斜增加额几个环节。

其中,挂钩累计缴费年限增加额的本质与工龄有关,工龄越长这部分获得的增加额越多,所以是长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最关注的部分。

在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里,各地会增加这部分的权重,也就是提高工龄单价吗?在我看来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如下。

第一,近年来工龄单价不断下降。

2024年全国31个地区的调整方案里工龄单价提高的只有3个地区、维持不变的有6个地区,剩下的22个地区均比上年减少,也就是说有70%以上的地区下调了工龄单价。这一情况并非只发生在2024年,2023年工龄单价下降的地区有14个,占比为45%。

由此可见,累计缴费年限增加额在养老金调整中的权重是逐步下降的。

政策往往都是有延续性的,所以2025年很难出现“逆转”,各地方案里的工龄单价能够维持不变就已经不错,指望这部分调整额越来越高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工龄单价会下降呢?这就要讲到第二个原因了。

第二,养老金调整倾向中低收入人群,定额增加额提高挤压工龄单价上涨空间。

2025年1月,人社部召开了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除了明确提到2025年继续增加养老金外,还讲到了今年的调整方案要倾向中低收入人群。

如何将人社部的这一要求体现在养老金的调整上?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提高定额增加额在方案中的占比。实际上2024年已经开始这么做了。

根据小编梳理,2024年全国31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定额增加额最高的是上海,为每位退休人员每月增加61元,与2023年的标准相同。此外,有8个地区的定额增加额要么不变、要么变多了。

大家可能觉得8个地区占比不高,但请大家注意2024年全国平均上涨比例是3%,相比上年的3.8%大幅下降了0.8个百分点。以前平均调整比例是按照0.2%的幅度下降的,2024年直接降了0.8%,大盘子“缩水”很多,每个项目肯定得跟着“缩水”,还有8个地区没有减少定额增加额已经很不容易了。

2025年的平均调整比例不太会比2024年再低了,假设维持3%的水准,那么大部分地区的定额增加额极有可能至少维持不变,还有很大概率为了满足“倾向中低收入人群”而有所提高。

定额增加额变多了,肯定都有项目变少,与工龄有关的挂钩缴费年限增加额就得担任份额减少的角色,这也是近年来的趋势。

我相信长缴费年限的朋友看到这里一定很不满意,会觉得为何长期缴费却没能换来足够的养老金增加额。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思考问题,因为一般来说缴费年限长意味着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多,而养老金调整方案中的挂钩月基金养老金增加额是与每月拿多少钱成正比例关系的。

换言之,长缴费年限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是增加得更多,不会因“倾向中低收入人群”而吃太大的亏。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2 阅读:1193
王五说说看吧

王五说说看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